第265章 两手闲棋(2 / 5)
到,对赵偌谆谆告诫道:“二郎,你叫我一声大哥,我也不得不说你两句,但愿你能听得进去。”
“大哥有话请讲,大哥所言,小弟岂敢违背。”
赵偌平时好勇斗狠,骨子里多少有些英雄情绪,杨逸战功郝郝,名满天下,加上言而有信,这么快便举荐他为官,对杨逸他是非常佩服的,打算好今后就跟着杨逸混了。
杨逸点点头说道:“二郎你以前的事我也听过一些,打架斗殴、眠花宿柳……”
赵偌听杨逸对自己以往的“英雄事迹”如数家珍,脸上不觉露出尴尬之色。
只听杨逸继续说道:“人嘛,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你以往纨绔一些没什么,但从今天起,你也是朝廷官员了,可得注意一下自身的形象,收收往日的性子,好好做事,有了成绩将来才有升迁之途,除非你还想依靠你南阳郡王府博得封赏,若真是那样,那就算为兄看错人了。”
大宋的爵位是一代一代往下降,不象明朝那样王位可以世代往下传。象南阳郡王的爵位,传给长子时便是国公了,等传到孙辈爵位会更低,而且赵偌不是长孙,家里的爵位跟他基本没啥关系。
如今经杨逸周旋,给他弄了一个大理事评的官职,虽然官阶很低,却是实职,不是虚衔,这就给让他有了施展的空间,赵偌非常珍惜这次机会。
他连忙拍胸脯保证道:“大哥放心,小弟发誓今后一定好好做事,绝不辜负大哥今日息心教导。若违此誓,大哥尽管将小弟这条性命取去。”
杨逸听了他这翻誓言,真是哭笑不得,果然是愣头青,说他傻吧,他一点不傻,但言行之中有时又表现得一根筋,杨逸都不知怎么说他好,总之这家伙在皇族成员中就是个异类。
等那千娇百媚的楚楚姑娘进来献舞侍酒,杨逸便再不提正事,与赵偌开怀畅饮,纵情宴乐,到初更乃罢。
沈括死了,死于绍圣二年,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能。
熙宁八年(1075年)辽国向大宋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沈括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分,出使契丹交涉划界事宜。
在谈判时,沈括提出以《澶渊之盟》为基础,以《天下郡守图》为依据,有理有节,寸步不让,而辽国宰相杨益戒找不到重划边界的理由。沈括终于使得辽国放弃了对宋朝的领土要求。
沈括对大宋的贡献、以及学术上对中国的贡献无须赘述,但他死得却有些凄凉,没人给他建碑,没人给他写墓志铭,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