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荀子、公孙龙子(1 / 4)
邯郸城东,热闹非凡,人头攒动,人山人海,足有数千人集结在这里。
秦异人当中而站,秦国国尉司马梗、赵国丞相平原君分列他左右。
魏国丞相须贾、齐国国舅后胜、燕国上卿剧辛、韩国丞相韩开地、楚国令尹春申君站在秦异人身后。
在春申君这些人身后,就是信陵君、尉缭、李斯、韩非、蔡泽、姚贾、顿弱、庞煖这些读书人、士子。
与他们站在一起的,还有天下五大商家:玉夫人、老猗顿、田恪、白厢、卓异,以及众多的商社。
在他们之后,就是数百读书人、士子。
他们个个伸长了脖子,一脸的期待,仿佛在等待大宾似的。
没错,他们今天齐聚这里,就是在迎接大宾:名闻天下的荀子和公孙龙子。
荀子和公孙龙子是名重天下的名士,是当时学术界的泰斗,任何一人都能劳动诸侯亲迎,更别说他们是两人联袂而来,这是何等的了得,谁能不前来?
秦异人作为抡材大典的举办人,他前来迎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当荀子和公孙龙子联袂到来的消息传开后,不仅赵王派出平原君前来,就是在邯郸的其他六大战国主事人,齐齐到来。
这还不算,就是玉夫人、老猗顿、白厢、卓异和田恪这五大商家也来了。
荀子和公孙龙子的号召力很强,他们要来邯郸了,那些读书人、士子岂能不来?
一时间,前来迎接的人多不胜数,竟然聚集了数千之众。
“古人也追星啊!”望着一张张激动的脸庞,秦异人大是感慨,这名士的号召力太强大了,太强大了。
“怪不得孟子凭着一张利口走天下,诸侯都得亲迎!”秦异人再度感慨,感慨战国时代名士的影响太大了,可与王侯相抗。
战国时代,一旦成为名士,就会身价倍增,为天下所重。其中的侥侥者,如孟子可与诸侯相抗,他走到哪儿,哪国诸侯就得亲迎,就得设宴款待他。
尽管孟子因为儒家学说的缺陷,不为诸侯重用,却不敢逆他之意,只有顺着他的份,不敢有丝毫得罪。
也正是因为如此,张仪得罪了孟子,被魏惠王赶出宫,不用张仪,张仪不得不远走他邦。
荀子和公孙龙子两人的名头不比孟子差,两人一样可抗王侯,他二人联袂前来,那影响力可想而知了。
“怎么还没来呢?怎么还没来呢?”人们掂起脚尖,伸长脖子,睁大眼睛,朝东望,一脸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