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针锋相对(2 / 4)
个妓院,不过也不可否认的是,太学中有最强大的师资力量和最强的硬件设施,其占地面积,也比其他书院大多了,毕竟这是真正的皇家学院。
卫泓从蜀地归来之后,生命得以延续的他,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而是精心的保养,他已经立志进入官场,并希望可以成为河东卫氏的家主,身为一个家族的家主,就必须要在官场之上拥有高位,就如同荀家的那位年轻有为的家主一样。
因此,他也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太学,毕竟那是进入官场的最快捷的途径,虽然他对自己的学识有充分的信心,但是对于科举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还比较生疏,而太学在这一块有针对的指导,这也是太学最为吸引学子的地方,若其他书院还是只传“道”,而不传“术”的话,那基本上同太学没有任何竞争力。
卫泓的离去,使得他的两位好友王览、谢缵也跟着去了太学,至此,昔日颍川书院的三大风云人物就这样从颍川书院“毕业”了,这“三贱客”的到来,使得太学的声势更加旺盛,来太学求学者不计其数。
此时的太学,俨然真正成为了天下学子心生向往之地,而自从颍川书院开了准许女子入学的先河之后,一手构建太学的荀顗自然也将这样的制度加入到了太学中来,而现在大众的审美观又向才貌双全的方向转变,是以只要名门贵女几乎都会去太学之中深造一番,以提高自己的身价,而一些二三流世家之女同样如此,她们还期待在太学之中钓到真正的金龟婿呢。
总之,整个太学就成了魏国年轻人深深向往的地方,能在太学获得“毕业证书”的话,意味着以后绝对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荀粲自接到那封聘请他为博士的邀请函时,在回洛阳的路上,就仔细的将太学的制度的研究了一番,他发现这太学不愧是兄长搞出来的东西,里面的学科之全面,分类之仔细,真是让人佩服,而荀粲也发现,兄长不仅仅重视儒学,更加重视的,却是理科以及武功……
这让荀粲暗暗赞叹,不愧是兄长大人,一眼就看出了科学的重要性,至于重视武功,便可理解为对学生身体的锻炼了,太学出来的学子,可不能是文弱书生,而北地本来就民风彪悍,这样一来,倒可以让学生们不是一味的沉浸在书本之中,而是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文理双修,渐渐的让整个汉族重视科学与体育……
事实上,自从楚汉相持时期,之前的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穿越者,早就搞出了阿拉伯数字以及各种公式之类,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南楚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