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著书立说(2 / 4)
名声真的非常不错,以至孝与博学而闻名,相比较而言,如今声名鹊起的另一个荀家后辈荀粲,虽然被一些狂热的拥趸追捧,说他是真正的洒脱不羁,名士风骨,然而这在某些人眼里,却显得太过轻浮放浪,不是栋梁之材。
荀粲自然不会在意他人怎么评论,这些日子荀粲过得不是那么洒脱,很明显当日韩雪的死或多或少对他有些影响,当然他也知道,或许再过些日子,他就会记不起韩雪那青春貌美的脸颊,人总是需要向前看的。
颍川书院之中,荀粲成了其中的一名普通的学子,事实上,当科举慢慢兴起之后,读书对大多数人来说便成为了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而这时的荀粲,却是真真正正的用心在读书,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内心的一缕平静。
虽然那些所谓的名师在荀粲眼中也不过如此,但是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谦虚的接受一切,汲取别人的长处,儒家的学说比起道家来说更加适合国家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道家的学说太“玄”了,总有些空中楼阁的意思,所谓清谈,基本都是谈玄论道。
书院之中,没有人注意到刻意低调的荀粲,或许在别人眼中,他就是个清苦认真的寒门子弟,进入颍川书院基本都是颇有天赋的士子,其中品性更是要求严格,这是昔日的颍川书院院长荀彧非常强调的,在荀彧看来,或许最有他风范的荀顗根本就没资格进这颍川书院,只因荀顗的品性太差,没有读书人的气节,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至上,结党钻营更是无所不用……
荀粲还是住在荀家祖宅之中,而荀顗则随着国都的迁移而住在了洛阳的官邸,作为“孝子”,他自然会带着母亲唐氏去那已经又恢复繁华的洛阳享福,至于他名义上的妻子钟秀,则被他留在了颍川荀家。
此时的钟秀,无疑是过得非常自由的,颍川荀家之中,内院全部都是她来打理的,钟秀也不愧是名门贵女之中的第一贤惠女子,她非常熟稔的将这荀家内院打理的井井有条,得到了荀家下人的尊重,使得他们都产生一种“果然不愧是家主看中的女郎”的感受,或许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她和家主大人最宠爱的弟弟荀粲,走得太近了……
夕阳下,平缓的向荀家祖宅驶去的牛车之中,荀粲无比惬意的枕在钟秀弹性十足的玉腿之上,享受着佳人的按摩,荀粲很仔细的看着钟秀那十分清秀的脸颊,在柔和的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迷人的光晕,她的脸虽然不是最美的,但却是最有味道的,她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智慧……
钟秀感受到了荀粲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