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战守(4 / 4)
,我们可以以进攻为防御,先下手为强。某提议,立即向徐州出兵,只要我们抢先一步拿下徐州,再联结泗州,据淮河而守,那么不要说高骈来犯,就算是高骈和周宝联手,我们也不用惧他。据徐州和泗州,控淮水,我们完全能够把南面之兵挡在淮河之南。”
兵部尚书王普也点头赞同,把刚拿下的七州白白让出,他也不肯同意。“本部也赞同天官之议,将敌阻于淮河之南,比让出七州,让敌军打到齐鲁之地更有利。我们若是让出七州,只会便宜黄巢和高骈等人,此消彼涨,对我们十分不利。”
张蕤虽然现在成了河北总督,但他也不愿意把宋州让给黄巢,附议盖寓的攻取徐州计划。
倒是户部尚书李让,虽然也是河南人,但却赞同敬翔的放弃河南七州的计划。他的想法则是从户部的民生财政方面来考虑,这些年来,李璟的势力,靠的完全是工商起家,用工商养军,反哺农业。说白了,李璟这边现在的情况,财政全靠登莱和辽南这些工商发达的城市港口供血。辽东辽西安东北平这些地方,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有巨大的作用,但在财政这方面,却完全是一个填不满的大洞。
李璟当初在登州的发展方略,完全就是一个吸血发展计划,用工商这种另类方式,用吸血的模式发展。而现在,地盘每扩大一个州一个县,大行台方面就得拿出府库来补贴,地盘越大,反而让大行台补贴越多。
若是维持一个健康的扩张速度,以眼下的财政收入完全能够支撑起来。但关健是,眼下大行台的扩张速度太快了。几个月的时间,一下子扩充了二十个州,这些州县一时间根本不可能得到财政收入,反而得大量投入财政支出。特别是河南这些地方,如果纯从财政方面来看,完全是有些得不偿失的。
河南人口稀少,特别是青壮稀少,青壮一些的这些年不是死于灾荒,就是死于兵乱,剩下的要么被叛军裹挟,要么被藩镇强征,剩下的则逃离。眼下所新据的河南十一州之地,人口加起来比登州也强不到哪去,还尽是些老弱。
更关健的是,若要占据那七州之地,在这平原之上,需要的兵马不在少数,关健还无险可守,还得四面环敌。南面是淮南军,西面是齐军,北面是河北四镇军,这块地方,可不好守,弄不好,最后就会成为一片烂泥潭,绞肉机。
一时间,满堂文武也是各据一词,争论不断,李璟紧皱着眉头,也无法立下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