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霸业初成(2 / 4)
崔芸卿是李璟的老师,而宋威是李璟的义父,他又是宋威的族侄,因此,宋温对于崔芸卿这位老上司和前辈,十分恭敬。
原本天下间有扬一益二之说,指的是扬州为大唐最繁华之地,而南都成都当属第二。
按原来的排名,如只论商业繁华,那么扬州最繁华,其次当属成都,然后是广州、接着才是长安、洛阳、太原,以及江陵等城。不过现在,江陵府被王仙芝破城,广州城被黄巢屠城,扬州城也因为黄巢、王仙芝先前攻入淮南,后又有高骈与李璟对抗,导致境况大变。
眼下,登州这座原本大唐北方第一大海港,现在已经在镇国军数年的经营之下,俺然成为大唐东面第一大都会,甚至已经有人说登州已经超越了扬州。
许多人并不知道,居于东海之滨的登州能有如此的繁华景象,短短四五年的时间就已经超越扬州,完全就是因为登州城已经成为了镇国军的中心。
在东面,围绕着登州,镇国军已经悄无声息的打下了一大块地盘。
淄青镇、镇国镇、安东大都护府、还有营州、平、蓟、檀诸州。
环绕着渤海湾,镇国军将诸州相连,已经拥有了十六州之地,据地千里,拥民五百万口。
十六州分开来算不得什么,可组合在一起,在李璟的规化建设下,依靠着商贸之利,以及镇国军的战争红利,这一大块地盘确实可谓日新月异。而做为整个镇国军势力的中心,登州也因此以飞速的速度发展。
登州不但成为镇国军的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军事中心,经济中心。
大量镇国军的家眷都在登州,另外镇国军开设的大量工坊,也多集中于此,再加上其它商人们在此开设的工坊,整个登州光是在工坊中做工的工人就多达近百万。依靠着登州港,镇国军下十六州中产出的各种原料材料运到登州港,然后送入各个工坊之中,将之加工生产成各式各样的商品,然后又从港口运往各地。
整个登州,仅各个军校、技校、以及普通学校的在校学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这其中除了众多的童军外,还有大量学子从大唐各地慕名前来登州的书院和技校等学习。这些外来的学子数量逐年增加,眼下超过一万余人。而这一万余人带来的书僮,加一起又是大量人口。
再加上各个学校请的老师、校工,以及他们的家眷,人口不断增多。
登州的驻防镇国军还有团结军、乡兵,就一直保持有两万士兵左右。
还有登州港的大量仓库、货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