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名将之威(2 / 4)
利润。
现在李璟根本不需要再自己去卖盐,几十个盐厂只顾生产盐,然后直接运到港口交给那些盐商好了。那些盐商们交纳一笔重税后,便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他们想要的登州盐。要多少就有多少,无限量。
登州港现在已经超越了广州,成为了大唐第一大海港。登州城现在的拥有的居民也达到了五十万人之众,成为大唐十大都市之列。李璟建的新登州城已经扩建了两次,拥有了三道城墙,内有无数街坊,是整个北方的不夜之城。
夏税田赋方面的只收了三十万贯钱,可是商税这边却收了足足一千多万贯。
李璟数了好多遍,才终于确认,不是他看错了,确实是一千多万贯。这个数字,简直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这还并不是李璟最大的收益,李璟最大的财源不是税收,而是镇国军拥有的这些藩镇所有的工坊、商队、海上船队。整个镇国军拥有无数的工坊,同时还有无数与那些商人和大族们合作经营的工坊商铺等。
光是玻璃和白酒以及盐这三样垄断性的商品,带给李璟的利润就是极为惊人的。
乾符四年上半年,李让呈给李璟的报表上清楚的写明着,镇国军现在拥有两千三百多万贯的库存,粮食更是拥有一千二百多万石的米、麦、粟、大豆,以及一千多万石的薯药粉、芋粉和藕粉。
镇国军的库藏无比的丰富,足够支撑五年之久。
薯药和芋头虽然属于粗粮杂食,并不太好吃。可对于那些饿怕的移民百姓来说,这些高产的食物简直就是宝。特别是李璟在各县乡建立了制粉厂后,今年更是引得更多的百姓栽种薯药和芋头。去年镇国军总共种植了约二百万亩薯药和芋头,结果收获喜人,平均一千五百斤一亩,总共收获了两千五百万斤。五斤左右的薯药和芋头就能出一斤粉,五百多万斤粉。
听说去年有一户原先从中原逃难来的百姓,冬天时就用薯药粉、芋头粉、藕粉,加上萝卜一起,最后做成了粉砖,在家里砌了一堵粉砖墙。据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法子,这样做成的砖墙,就是几十年都不会坏掉。遇上大饥之年,可以直接把砖取下来泡水,然后煮食充饥。
听说现在很多百姓家里,都多多少少弄了那么一截粉砖墙。
听到这些事情,好笑又心酸。没有经历过那种大饥荒的人,是永远也不会明白粮食的可贵。草根树叶吃光,连土都吃,甚至吃人。在镇国军的生活虽然让他们已经开始温饱,但大家虽然不缺粮了,可耕种的时候,却依然会种上许多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