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兵不厌诈(2 / 4)
于不顾。
建安州都督府,在现今的盖州市一带。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北部,地貌特征为六山三水一分田,属辽南丘陵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和东南部为高山和丘陵,西部和北部为平原。古称辰州,早在汉代时就已经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
战国时期,燕国开拓辽河流栈,盖县属辽东郡。秦统一六国后仍属辽东郡。西汉、魏晋时期,于盖县北设文县,南设平郭县,统归辽东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前秦、后燕,属平州的平郭县。公元407年北燕建立后,盖县一度被高句丽割据,并筑建安城。
唐朝灭高句丽后,在此设立建安州都督府,控制着辽东半岛的西北部。
整个建安州有山城十六座,虽然山城规模远不如卑沙城等规模,但山城重多。这些山城控制着从辽南沿海直接北上通往辽中平原的道路,两岸内侧形成了窄的海岸平地,平地里侧叠加着山地。沿着辽东半岛的东北测沿海道路,可以直接进出辽东平原,沿着这道路,分布着诸多山城。
整条道路,就是沿着海边沿岸平地和平地里侧山地的分界线连接起来的。
以积州复州河畔的岚崮山城为起点,然后是城山山城、复州河中游的积利山城、马圈子山城。从这里沿着东北道路一路往北便能直达建安山城。
积利山城与建安山城之间,沿路有城山山城东西山城、奋英山城、城子沟山城、东双台山城、朝阳寺山城等。而除了这条道路上的诸山城,在建安东面的还有一线山城,赤山山城、孙家窝堡山城、烟筒山山城、东升山城、兰姑岭山城、龙凤峪山城、海龙川山城、马圈山城等。
整个建安州控制着辽南通往辽河一线的重要通道。也是契丹人南下半岛的先头基地,如今由迭剌部的连剌部族占据。
连剌部族也是契丹世里旧部,世里诸部整合为迭剌部后,也是迭剌部中的一个强大部族。去年南下积利州做战,得到迭剌部的支持后,屡败积利州,歼灭高句丽人数千之多,掠夺走数万人口和数万牲畜,大获丰收。不过迫于镇国军的压力,最后迭剌部把打的只剩下一座积利山城的高德新放了一马,主动退回了建安城。
随后契丹内部矛盾重重,局势紧张,迭剌部兵马返回土护真河流域,而连剌部也派出了一千骑接受迭剌夷离堇军令回契丹。
眼下,建安十几座山城,依然驻有连剌部三千余骑。而且如果紧急动员,整个建安的连剌部还能动员出两千骑左右。要是再加上各帐的余丁,五千骑兵,一人配上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