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许骑马佩剑觐见(2 / 4)
每辆车都由四匹马驾驭,各有十四名驭手,并且有一名匠人随车。
这些车辆后面是仪仗队的一支鼓吹乐队,因为走在仪仗队的前部,因此叫做前部鼓吹。乐队由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组成,从传承上讲鼓吹属于军中的乐队。
在前部鼓吹中有b鼓、铙鼓、节鼓、大鼓、小鼓、羽葆鼓等鼓类,有金钲这种锣,还有被称作长鸣的号角,笛、箫、筚篥、笳等吹奏乐器。前部鼓吹的乐工都骑在马上排成横队行进演奏。
紧跟着前部鼓吹的是二位并排骑行的殿中侍御史,第一天上任的左拾遗王邹因为直言敢谏,现在已经升为殿中侍御史,和另一个同僚并排骑行。
他们身后是象征着皇权的黄麾大旗。接下来是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太史令,他领着两副属于太史局管理的观测仪器车,一辆是相风舆车,舆车上的一只铜鸟随着风向改变着朝向,这种铜鸟叫做相风铜鸟,专门用来测定风向。另一辆车辆是行漏车,车上载有铜钵刻漏等计时仪器,是一辆流动记时站。每辆仪器车除了驾车人员外还有太史局的技术人员随行,行漏车跟随有司辰、刻漏生等官员。
接下来行进着的是钑、戟前队。钑、戟前队分为左队和右队,每队一百四十人,由左右武卫果毅率领,分别骑行在大队两侧。
钑、戟队伍中央依次是五色绣幡旗一副,金节十二副。金节是黑色的漆杆,顶端有一个圆盘,圆盘周围缀有红色的丝拂,从上到下一共是八层,并且用黄色绣有龙型图案的袋子罩着。罼罕大旗两副,罕在左,罼在右并排而行。朱雀幡旗一副。左青龙幢,右白兽幢各一副,幢是一种用羽毛装饰的旗帜,白兽幢就是白虎幢,唐代避虎字的讳,因而改为白兽。
在一幅导盖伞的后面是八十八名武卫的士兵,八十八名士兵分为左右两队,左队四十四人,右队四十四人。钑、戟前队到此结束。
紧随钑、戟前队的是左右卫将军各一名,在两位将军身后是二十四匹御马和两名尚乘奉御,尚乘奉御是管理皇帝车马的官员。
在一面青龙大旗和一面白兽大旗之后,行进着那些在皇帝身边工作的官员,包括台官和谏官。有通事舍人,侍御史,御史中丞,左、右拾遗,左、右补阙,起居郎,起居舍人,谏议大夫,给事中,黄门侍郎,中书侍郎,左、右散骑常侍,侍中,中书令。这些官员每两个人一组,左右并列骑马行走在队列中,通事舍人和起居郎步行。在这些官员两侧行进着左、右卫的兵士。
在这隆重的仪驾之后,这时候前面的黑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