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底线(3 / 4)
十四个营,一万四千人分三百万,每人所得平均两百一十四贯,这就算是对一个中层军官来说,都是一笔巨额的赏赐。最后依旧老样子,李璟让镇东军将这批物资钱粮全部收归仓库,然后直接给辽南兵和水师发钞票。
三百万发下去,最低级的下等兵都分得了一百四十贯钱。虽然一百四十贯只换成了一叠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大钞纸,但这段时间来,辽南兵与镇东军接触的久,早知道在登州和镇东军,早已经是发这种钞票代替粮饷。虽然只是一张纸,但一样是可以买东西消费的,而且比铜钱方便的多,也不用担心不值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大家都高兴的收下了。
船上的物资还在港口码头卸货,不过由于镇东军已经派人和辽南军官们估算过货物价值,因此不用等到所有货物卸下来,就已经拿到他们到手的一份子了。虽然这样的估算不够精确,实际上的货物肯定不只六百万这么一个大致的数字,但大家出海一趟,就已经得了上百贯的钱,哪个还在意那点余数。
现在所有的钱货都是镇东军的了,与大家无关。怀里揣着钞票的辽南兵并没有马上离去。
还有十万个青壮等着分配呢,自辽南整合以后,上到石守诚、姜举、秦宗守这样的高级军官,下到普通的士兵,几乎都分到了一块田地,多者千亩,少的也有十几二三十亩。而且现在各地正在大力开垦荒地,各家军士的家中也大多都在开垦荒地,正是需要劳力的时候。
以往高句丽人和契丹人就经常这么干,打草丛时劫掠汉民,做他们的奴隶,给他们耕种。是以,他们这次才会抢了这么多的青壮回来,打的就是让这些人给大家耕种的主意。
李璟很清楚众人的打算,不过就算对方这群百姓都是早已经不服唐朝管束的幽州民,但好歹他们也是汉人。奴隶自己的同胞,这件事情,他做不到。这不同于战场上面对面的撕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事情。
想了许久之后,他转头望了望李振几个谋主,他们的目光也是不太赞同把幽州民转为奴隶的。文人不似武将,读的经典子集多,心中毕竟受儒家影响。
“这些抢来的幽州百姓,我看,辽南左右厢的每个士兵可以留下两个,伙长到队头级别的可以留下四个,都将头可留下六个,营级军官可以留下八个,另外厢级将军可以留下十个。四营水师兄弟也按此,镇东军和都里镇的将士则按此减半。”李璟斟酌着说道。
早等着瓜分奴隶的各部军官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听到这样的瓜分比例倒也没有反对,这样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