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形势(2 / 4)
四类。其中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卢龙是老牌的割据方镇,时降时判,朝廷虽然在宪宗朝时曾经平定过,但如今早已经再次恢复了割据形势,甚至易定、淄青、淮西、沧景诸方镇早年间也都割据自立过,淮西已经被平定后撤去,淄青镇平定后也被分割,其它几镇也都平定。”
“另外防遏型的藩镇,则是朝廷在安史之乱后,主要为防遏河北三镇南下而设置。有宣武、武宁、忠武、泽潞、河阳、义成、河东、陕虢诸藩镇,多在中原一带,早年朝廷无力平定河北三镇的强兵,全靠着中原诸镇才防遏河北三镇,一直保持了中原的稳定。但是现在,中原诸镇也早已经变了质,表面上听命于朝廷,可实际上全是一群娇兵悍将,与地方豪族世家勾结,与河北三镇差别不大。”
“而御边型藩镇,集中西南、西北边疆,他们完全依靠朝廷供给,且还要承受边地外族的侵犯压力,早已经成了一个无底洞。”
“唯有财源型的方镇,集中东南地区,有浙东、浙西、淮南、福建、江西等八道,他们财赋丰瞻,对中央朝廷是言听计从,如今朝廷的税赋几乎全部仰仗着东南各方镇。可惜他们兵力寡小,军备糜烂。”
“藩镇权力越来越大,有用人权,藩镇幕府官员,本道可自行辟署。有财权,可以留用本道军费可自由支配。还有监察权,对州县官员的任免黜陟,具有相当权力。可以说藩镇就是一个小朝廷,特别是河北三镇与中原诸镇。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这些藩镇,你就会发现,如今的藩镇几乎有两个现状,一是由各镇的牙将们架空节帅,实际掌控方镇权力。二是节帅们控制着方镇兵马,但是调动频繁。所以,不论是哪一个情况,实际上他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影子,那就是世家贵族。”
“控制方镇的牙将,多数都是当地的豪强世族,如我们淄青镇的牙将王进武,王家就是淄青的第四大家族。另外那些充任节帅的大员,也基本上都是各世家的佼佼者,如宋威,早年一直在神策军中任高职,他就是出身于长安的世族宋家。总之,不论是真正的节帅,还是那些掌控方镇实际权利的牙将,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半数以上,其实都是那些世家豪族出身。”
“皇帝的很多旨意,早已经出不了京畿关中,地方几乎把持在各地世家的手中。萧家,号称江南第一士族,他们的影响力与能力可以说是十分了得的。你说,如果我不是崔公和于公的门生,又与昭王交好,宋温会知道我这个小卒子吗?他会给我沙门镇将的职位吗?”
王重摇了摇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