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五十节(5 / 7)
而是由主持察举的各级官府决定。”
“试经制度实行几百年了,效果很好,不能废弃。太学诸生,各地大学堂诸生,都可以通过试经的途径而获得入仕所需的资品。”
“还有赐官。由于官员职位本身已标明了官品,那么,这位儒士只要获得了赐官,他也就同时获得了担任该项官职所需要的资品,因官而得品,这也是可以的嘛。”
“另外就是赐爵与袭爵。爵位与官位一样,也被赋予了品级,有爵者即有资品,既然有资品了,当然也就可以入仕了。”
※※※
李玮的这番话,转眼就打消了众人的担忧。
大儒名士们想通过九品中正制继续保持入仕之路,而李玮见招拆招,把九品中正制纳入考察人才的制度,用其优点,压制其弊端,依旧牢牢控制了官吏选拔。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大儒名士们的要求,又没有损害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可谓一举两得。
长公主和众人的心情好转了,李玮的脸色却陡然一变。
“刚才大司马说了很多,也说得很多,他的担忧非常有道理,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持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李玮说道,“关键在于朝廷选拔权力的监督和制衡,在于负责选拔官吏的清廉,也就是说,对中正大员的监督非常重要。”
“中正之职在于品第儒士,中正的品第乃是儒士入仕的前提条件,儒士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入仕,都必须经过中正的评定以获得品第,否则就没有资格入仕,那么朝廷如何确保中正大员的清廉和公正?”李玮拿起了案几上的奏章,“品评。”
“修改选拔制度,不仅仅要修改如何选拔人才,更需要修改如何监督在职官吏。”李玮神态坚决地说道,“朝廷不但要品评选拔官员,更要品评所有的在职官员。三年品评一次,资品降级的,官品也降级。”
“中正大员品评儒士,天子和上公大臣品评各级官吏,一级品评一级,资品不够的,该降职的降职,该惩罚的惩罚,互相监督和制约。”
※※※
“丞相大人的意思是,全面修改选拔制?”长公主吃惊地问道。
“对,全面修改。”李玮说道,“新的选拔制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在职官员进行品评,一个是对官吏的候补人进行品评。九品中正制仅仅考察人才,无法代替察举制。考虑到修改选拔制度是由太傅大人和陈群、袁涣等诸位大人共同发起的,我看这新的选拔制度就叫九品官人法吧。”
“九品官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