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九节(8 / 12)
许混回家禀报自己父亲的许劭。许劭很激动,古文经学为了恢复纯儒学奋斗了两百多年,为了重新构建儒家伦理也奋斗了两百多年,现在终于等到机会了。他急速邀请王剪、许靖、崔琰、淳于嘉等人到太学会晤,商讨对策。
※※※
将作大匠赵戬、太史令马丰先后赶到丞相府。
关中马家是古文经学世家,马融大师的地位极其崇高,郑玄、卢植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马融大师反对谶纬之学,反对注经繁琐,当代古文经学的很多学术观点都是出自马融大师。
李玮详细解释了朝廷对经学的态度后,对马丰说,朝廷坚决支持今古文经学的融合,这是朝廷当初选择新做经为官学的主要原因,只要这样,儒学才能发展,儒学才能帮助大汉中兴和推动社稷进步。“反谶纬、反繁琐”的主要目的是推进今古文经学的融合,更好更快地融合,以便快速推动儒学的发展。
“但儒学向那个方向发展,如何确保儒家伦理的重新构建符合朝廷的利益、符合大汉的利益、符合百姓的利益?”
李玮伸手从案几上拿出一卷竹简,缓缓打开,霍然是赵岐大师的《孟子章句》。
赵戬和马丰恍然大悟。李玮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说到底还是为了改制。
本朝研治《孟子》的大儒,前有扬雄著有《孟子注》,后有程曾著有《孟子章句》,赵岐著有《孟子章句》,郑玄著有《孟子注》、刘熙著有《孟子注》,还有一个就是卢植大师的弟子高诱著写的《孟子章句》,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赵岐大师的《孟子章句》。
赵岐老大人的《孟子章句》是自《孟子》成书以来,本朝儒士第一次对《孟子》系统的整理和义理的串释。在赵歧老大人看来,孟子是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传承者,是孔子之后最伟大的儒学代表,他不仅全面继承了孔子的学术思想,而且有许多创造性的发展,是儒学通统中应时而生的一个关键性人物。
孟子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当然不是王充大师在《刺孟》中所批评的那些宿命观点,而是《孟子》的“人本”或“民本”观念。
赵岐老大人在注解《孟子·梁惠王》中着重提到了孟子的几个“人本”理念。
“治国之道明,当以仁义为名,然后上下和亲,君臣集穆,天经地义不易之道,故以建篇方始也。”
“圣王之德,与民同乐,恩及鸟兽,则忻戴其上,大平化兴。无道之君,众怒神怒,则国灭祖绝,不得保守其所乐也。”
“王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