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二十一节(8 / 12)
你逼出朝堂,故意让大臣们自相残杀,故意造成这种危局……现在好了,他满意了。我倒要看看,他回来如何收拾残局?”
“殿下……”蔡邕有心想劝,但这种事,他实在不宜多说,越说长公主和大将军之间的误会越深,“殿下,李玮大人出任丞相,虽然可以暂保朝堂上的稳定,但由于这份官制中的皇权和相权严重失衡,皇权威仪受到重挫,将来李玮大人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解决问题,所以要想解决六年后的危机,要想保证小天子顺利主政,首先这份官制就要重新修订。”
“我不会答应的,等大将军回来,我看他怎么收场?他有本事,就把我杀掉算了。”话还没有说完,长公主眼里的泪水已经滚了下来。
蔡邕愣了半天,“殿下,目前形势危急,稳定是重中之重,无论如何都要先答应修改官制,等大将军回来后,再从长计议,设法重修官制。顾命大臣虽然有辅弼天子之责,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内朝决策,殿下只要得到大将军相助,重新控制中书监,一样能牢牢制衡相权。这事关系到社稷兴亡,殿下千万不能逞强一时意气,坏了大事。”
长公主垂泪不语。
蔡邕又劝了一会儿。在他看来,长公主如果信任大将军,两人齐心协力,不但可以联手捍卫皇权,稳定朝堂,还能有助于解决六年后的危机。六年后,小天子主政,长公主要交出所有的权柄,大将军也要交出很大一部分权力,这时两人之间的互相信任极其重要,直接关系到汉祚的兴衰。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个时候,还可能有信任吗?
“将来怎么办?将来怎么办?”长公主伤心欲绝。
蔡邕长吁短叹,彷徨无计。
※※※
八月初八日上午,长公主召见周忠和李玮,听取了他们对官制修改的解释和说明。长公主说,官制修改事关重大,我要仔细考虑后再做出决定。至于弹劾丞相和御史大夫的奏章,先放着,等事情查清楚了再说。一次弹劾两位上公大臣,在朝中也算是天大的事了,不能不慎重。
周忠和李玮两手空空地回去了。
※※※
八月初九日凌晨,太傅杨彪、大司马徐荣再度召集公卿大臣议事。
长公主的拒绝在众人意料之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太尉荀攸建议,即刻审结谋刺天子案,把吕布抓起来,以便让何风迅速率军进入黎阳城,和南军之间产生冲突,继而形成威胁。
八月初九,大司马徐荣和代领御史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