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十九节(8 / 10)
死地。丞相大人和我都倒了,还有谁来保护长公主?长公主倒了,大将军把持朝政,大汉重演当年董卓主政一幕,北疆武人和士人们完全对立,中间再也没有缓冲势力,当双方的矛盾爆发的时候,也就是社稷败亡之日,而大将军的生命也就岌岌可危了。”
“我首先要自救。这几年,我锋芒太露,敌人太多了。”
“洛阳大战前,朝堂上就已经感到了北疆武人即将入朝的危机,如果北疆武人入朝,中兴策略上的调整是必然的,而且肯定不利于门阀世族的利益,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首要就要打击北疆人,分裂北疆势力。丞相大人和一些外朝大臣说服了长公主,利用增兵和迁都之议,做出了迫使长公主不得不修改官制的假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长公主和我欺骗大将军同意修改官制起到了很好的掩护作用,官制修改了,决策权也集中于中书监了,北疆武人和士人也分裂了。”
“北疆势力的分裂,长公主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大将军并不知道。我虽然明知这是个陷阱,但不得不跳,因为我无力阻止长公主,也无力阻止北疆人的分裂,更无力阻止在中兴大业推进过程中各种矛盾累积起来的一次次爆发。退一步说,即使我把修改官制的后果告诉了大将军,大将军又能用什么办法解决增兵和迁都问题?难道用刀吗?我因此得罪了大将军,得罪了北疆武人。同时,因为我部分控制了中书监,和长公主也产生了冲突,只不过长公主掩饰得非常好,让朝堂上下都感觉到是我控制了朝政。我不敢到中书监任职,正是担心自己处在风口浪尖上,和大将军彻底决裂。”
“侥幸的是,大将军终究是大将军,他还是相信我,但此刻洛阳已经打下来了,武人入朝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兴策略上的冲突也一次比一次激烈。”
“长公主和丞相大人随即决定动手,他们的计策很简单,让朝堂陷入混乱,让中兴大业陷入危机,迫使大将军交出兵权,推迟武人入朝的步伐,但大将军以退为进,以出让部分兵权来换取武人的入朝,这激怒了长公主和丞相大人,他们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结果掉进了襄阳人的陷阱。”
“朝堂上乱了,朝廷又做出了错误的决策,中兴大业迅速陷入危机,黄巾系终于忍不住发动了兵谏,但你注意到没有,仅靠一个黄巾系无法发动兵谏,这里面有大将军的默许和纵容,有太傅杨彪和太尉荀攸的帮助。”
“大将军距离长安太远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张燕会在杨彪和荀攸这些人的帮助下,迅速控制朝政,长公主和大将军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