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长河落日 第九节(5 / 9)
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傅、大司马、大将军,其中北疆武人占了一半,这对长公主的最后决策显然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现在国政决策主要是中书监,而中书监又实际上控制在仲渊(李玮)手上,上公大臣们对长公主的影响并不大。”鲜于辅觉得李弘这个办法未必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你知道仲渊为什么拒绝担任中书监,而在外朝做一个大司农卿吗?”李弘笑着问道。
“他还不是和你一样,担心锋芒太露,成为众矢之的。”鲜于辅笑道,“那小子狡猾得很,轻易不会做个出头鸟。”
“不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在外朝建立势力,继而控制外朝。”李弘摇手道,“他的目标是丞相。”
“他想做丞相?”鲜于辅诧异地望着李弘,连连摇头,“他资历不够,除非再过十年,否则绝对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李弘用力挥挥手,大声笑道,“把朝堂上有资历做丞相的大臣都赶下去,仲渊不就顺理成章,入主丞相府吗?”
鲜于辅目瞪口呆,“子民,你想干什么?”
※※※
李玮如果做了丞相,即控制了外朝,又控制了内朝,最害怕的不是别人,而是长公主。长公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玮的人统统赶出中书监,或者甩开中书监,重新起用尚书台,以尚书台做为国政的决策中枢。
李玮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我们的鼎力相助,也就是说,他要把外朝的大门向北疆武人敞开,让北疆武人尽可能进入朝堂。
“我们做一个设想,如果朝堂上形成这种格局,长公主在得不到帮助的情况下,只有拱手让出权柄,她没有任何抵抗的余地,但正因为我们预先设下了子烈(徐荣)这步棋,长公主有了反击的实力,她可以迅速做出回应,以尚书台为权力中枢,继续掌控权柄。”
鲜于辅恍然大悟,“你想重新控制尚书台?”
“对。”李弘微微笑道,“上次,长公主和朝廷为了削弱我的权力,修改官制,设中书监为权力中枢,把尚书台丢到了一边,把它变成了个养老的地方。现在没人关注尚书台,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谁都不会注意到尚书台。”
“最近,长公主下旨,调整了一批官吏,赵戬、左彦、王烈等人都被调进了尚书台,而余鹏则被拜为京兆尹,陈登也到宗正府任职。显然,仲渊这是在为自己增加外朝实力,而把我们的人调到尚书台养老。好,好事啊……”李弘笑道,“这次,我乘着请辞大司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