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八节(7 / 11)
韩遂联手之力都被李弘打得全军覆没,刘备又岂能守住关中?刘备被打得抱头鼠窜,其下场可想而知。
退一步说,就算刘备逃回了汉中,他还能干什么?难道他还能杀了杨松夺取汉中,继而杀了刘璋夺取巴蜀?估计他前脚刚刚走进汉中,杨松就带人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没有人会收留一个走投无路的枭雄,那纯粹是自掘坟墓。杨松、刘璋都不是白痴,他们会乘着刘备还在抱着伤口呻吟的时候,在他的背后狠狠插上一刀。
刘备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他一直试图寻找一个万全之策,所以他迟迟没有拿出来一个可圈可点的北征策略,他不知道自己北征失败后该何去何从。
益州人对夺取关中根本不抱信心,这从他们给北征军提供的粮草辎重和民夫的数量上就能看出来。两个月的粮食,二十万民夫,也就是足够北征军打一个月的仗,还有一个月时间,北征军要耗费在数百里长的栈道上。
这场仗对刘备来说,稳输无赢,北上即为绝路。
※※※
刘备没有选择,他只能接受益州人的建议,但荆州人不愿意。
很明显,益州人和刘备的目标是西疆,而不是关中,也就是说,这个策略是以牺牲洛阳和荆州为代价,严重损害了袁绍和刘表的利益。
北征军不能攻克长安,不能在关中拖住北疆军主力,则洛阳必失。洛阳失去了,则荆州成为和北疆军正面对抗的战场,荆州岌岌可危。当然了,如果刘备能占据西疆,在西疆站住脚,并和益州人联手把北疆军主力拖在西疆,则天下的确有可能形成南北对峙之局,但这种可能到底有多大?
蒯良坚决反对。黄忠、甘宁、伊籍、诸葛亮、庞统等荆州文武大吏处于维护荆州人的利益,也是随声附和。
※※※
北征策略在益州人的坚持、荆州人的反对、刘备的前后摇摆中悬而未决。
时间就这样慢慢走到了初春。
现在益州人摆明了态度。刘璋和杨松的态度很坚决,北征军就这么多粮草军械,如果不按照益州人的北征策略,你们就去死吧。
刘磐、蒯良的态度也很明确,要打,就打关中,并且改变了一下攻击之策,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改为“明攻陈仓、暗走栈道”。陈仓道可以满足大军的粮草辎重运输,这条道必须走。以主力走陈仓道,强攻散关,牵制关中兵力,同时另派一支大军从子午道偷袭,直杀长安。长安若失,则关中腹地大乱,北疆军还能在陈仓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