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八节(4 / 11)
实一点是为了帮助刘备攻占关中。这三个目的除了拯救社稷外,其它两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目的都和益州扯不上边。在这种情况下,刘璋和杨松能给北征军提供粮草军械、兵力和民夫已经是尽了大汉臣子的最大责任,再要求他们砸锅卖铁,把身家性命都贴进去,显然不可能。
春天已经姗姗而来,大雪正在融化,北征已经迫在眉睫,但刘备依旧没有具体的攻击之策,为此他不得不召集蒯良、简雍、关羽、张松、杨松等文武大吏日夜商议。
※※※
刘备攻占汉中后,曾和蒯良等人制定了一个攻打关中的计策,但刘备和蒯良等人都不是益州人,对巴蜀很陌生,对这一块的地形更是知之甚少,他们的计策遭到了张松、杨松等益州大吏的坚决否定。
当年高祖皇帝取关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而下。陈仓道的栈道很宽、很结实,不但可以并行马车,还能运载重物,是连接关中和汉中两地的主要道路。从这条栈道攻击汉中,粮草辎重的运输问题可以基本解决。粮草辎重的运输有了保障,大军才能展开连续攻击。因此,刘备打算仿效高祖皇帝,也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但张松、杨松等益州大吏告诉刘备,高祖皇帝自取得关中建立大汉后,为确保关中安全,在大散关、陈仓一线建立了坚固的防线。此刻河北人以长安为都城,当然会重兵驻防于大散关、陈仓一线,强行攻击陈仓很难成功。北征军一旦被北疆军挡在大散关、陈仓一线,攻打关中的意图随即暴露,洛阳的北疆军会急速回援,则北征关中之策必然失败。
张松和杨松接着提出了一个让刘备从未想过的计策。
西进陇南,转战西疆,继而占据西疆,直杀关中。此策胜,则关中在手,可保洛阳无恙。此策败,则占据西疆,对关中形成持久威胁,继而迫使北疆军不得不放弃南下,全力攻杀西疆。如此可拖住北疆军主力,给袁绍、刘表、曹操等人获得喘息时间,从而迅速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
这个计策给刘备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益州人太狡猾了,第二个感觉就是益州人没有攻占关中的信心,第三个感觉就是益州人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赶出益州。
很明显,这个计策的关键在于占据西疆。占据西疆后,自己即使没有攻克关中,还能退回西疆和北疆军继续抗衡。这样一来,自己的军队就不会撤进益州,不会给益州带来危险,不会给益州带来财物物力兵力上的持续消耗,而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自己在西疆威胁关中,拖住了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