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九节(11 / 13)
大了,迟迟嫁不出去,这里都有点问题。”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
“何止有问题,问题大了。”金尚有气无力地说道,“这次害得我们都要魂归地府了。”
大臣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怨天尤人,度日如年。
“办法倒有一个……”荀攸忽然慢吞吞地说道。
大臣们如逢纶音,一窝蜂地围了过来。
“现在你们被困在行辕,你们的手下被困在定陶城,消息送不出去,你们干的事十有八九会暴露。”荀攸环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既然瞒不过去,那还不如不瞒,老老实实上表请罪。”
“公达,你是不是嫌我们死得不够快啊。”杨懿没好气地骂道。
“大将军对秩俸六百石以上的大吏没有责罚权,最多也就是囚禁,所以你们无论罪责多大,最后都要由廷尉府定罪量刑,由天子下旨处置。”荀攸没有理睬杨懿,继续说道,“你们在请罪表中尽可能把责任推向朝廷,该牵出来的朝中大臣要牵出来,不要怕,牵扯得越多,事情就越麻烦,而长公主也就越无奈,当然了,你们的罪责也就越轻。”
“大将军一怒之下,把我们杀了怎么办?”金尚有些害怕。
“大将军不再是当年在西凉血腥肃贪的护羌校尉了,他现在的身份非常尊贵,一举一动都牵涉到中兴大业,事事都要遵从大汉律,遵从天子和朝廷,否则这中兴大业如何成功?如果他还象过去一样骄恣枉法,凌驾于大汉律之上,我们还能坐在这里优哉游哉地说话,坐在这里商讨如何脱逃罪责吗?”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的确,这么多年了,如果没有大将军的仁义宽厚,这河北早就崩溃了,更不要说什么中兴社稷了。
“这能行吗?”张超担心地问道,“长公主那个人喜怒无常,手段毒辣,谁知道她会不会把我们关进廷尉府大牢?”张超心有余悸地摇摇头,“我觉得这办法危险,极有可能自寻死路。”
“你们把这次所得的土地、钱财都上缴,把朝廷赏赐的土地也上缴,然后再向朝廷多捐财物以赎罪责。朝廷现在需要的就是钱财,天子和长公主看到你们认罪态度好,肯定会赦免你们。”
大臣们将信将疑,面面相觑。
“公达,我怎么听着不对劲,好象上当受骗了一样。”崔均蓦然冒出了一句话,打破了大帐内的宁静,“这件事从头至尾,好象都是一个阴谋。这是不是长公主给我们下的套?”
一句话惊醒了梦中人。
“我觉得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