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8 / 9)
可以有效保护外朝诸府的权力,减少皇权对相权的侵夺,同时也能帮助皇权制约相权的过度膨胀。
李玮在晋阳立时为朝中各派势力所尊崇,声望高涨。
※※※
朝廷的稳定、团结和高效率,很快显示出了它的威力,尤其在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刻,这个焕然一新的朝廷为大军在中原战场上的推进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过去让长公主极为头痛的粮草短缺问题突然缓解了。长公主这才明白,河北短缺的原来不是粮草,而是实效的制度。过去诸府职能上的混淆不清让很多官员互相扯皮推诿,一件事可以分成十件事,等奏到朝堂上的时候,估计那事情早变得不可收拾了。
中原战场进入相持状态后,长公主召集公卿大臣到凤凰台议事。
在这次议事上,还是太尉徐荣给长公主和诸位大臣们先行解说战局。
我大军在完成早期速战速决拿下定陶和昌邑的目标,急速推进到河南边界、阴沟水和浪汤渠一线,和叛军形成决战态势后,由于受到河北财赋紧张和粮草运输路途太长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停下来屯积粮草辎重,一边和叛军长久对峙,一边准备寻机决战。
决战需要兵力,需要粮草辎重。
兵力的问题大将军和我都已奏请朝廷,希望朝廷能从大漠上征调胡族诸部铁骑。目前,鲜于辅大人已经率部赶走了柯比熊。柯比熊到了大鲜卑山后,要想返回火云原至少要到明年春天,所以今年大漠上很安全。大漠上的雨季大概在七月结束,朝廷如果决定从大漠征兵,现在就要下旨,这样到九月初的时候,鲜于辅大人就能率大约五万到七万铁骑南下到中原。
粮草的事比较麻烦。五月春收后,河北诸府陆续征缴了不少粮食,以现有的粮草屯积量,可以支撑到十月秋收,但现在的问题是朝廷如果同意征调胡骑南下中原,我们就需要从塞外各郡紧急运送牛羊等牲畜到冀州,还有马料。按十万铁骑算,一天消耗的马料十分惊人,我们无论怎么努力,食物和马料的数量也无法支撑铁骑大军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决战必须要迅速,打完后就让这些铁骑尽快返回大漠去,我们实在承受不起。
军械正在加紧制作。河东、晋阳、邯郸、邺城、信都的作坊都在日夜赶制,完全可以满足中原战场的需要。
另外,为了配合中原主战场的决战,我们要尽可能利用其他战场打击消耗敌人,使决战态势向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为此,河东的杨凤、青州的臧霸,要在关中和徐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