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九节(7 / 10)
朝自高祖皇帝以来,已历四百年,多少先辈曾为完善官制而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献出生命,但结果如何?孝武皇帝伟大吧?不过权重尚书台而已?光武皇帝伟大吧?不过把丞相之权一分为三而已。长公主就是一个小孩,好奇心重,偏偏手上又有权力,所以她为所欲为,什么东西新鲜玩什么。我看这样下去,迟早要把社稷玩完。天子和白痴,其实不过一线之隔。”
李弘惊讶地看着李玮,脱口骂道:“你小子,到底是何居心?”
※※※
朝堂上,天子的位置是空的。天子宝座的左边是长公主。
长公主坐在那里神态冷峻,仪态万方,自始至终,没有给大将军一个笑脸。
大将军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先是奏明冀州大战的始末,然后推测了中原局势并提出了远交近攻之策,继而分析了辽东叛乱和北疆形势,建议剿抚并用。
“殿下,待吕布将军率领北军返回晋阳后,臣将率长水营铁骑北上大漠安抚诸胡。明年春天,臣将由大漠直接赶到幽州,率军攻击辽东。”
大殿上的众臣目瞪口呆。这位大将军一年四季征伐在外,根本就不在晋阳待。难道晋阳的事他撒手不管了?
长公主脸显怒色,望着大将军的眼睛似乎要喷出火来。
太傅蔡邕很失望。他本来认为大将军至少要在晋阳待到明年春天,谁知道他竟然要抢在下雪前翻越阴山赶到大漠去。按时间推算,他在晋阳最多只能待到五到十天。这么短的时间能解决什么问题?
“大将军,那你大概什么时候回来?”蔡邕试探着问道。
“辽东平叛如果顺利,一年后,我大概可以回到晋阳。”
众臣晕倒。
长公主怒哼一声,丢下一脸愁容的大臣们,拂袖而去。
※※※
长公主走了,朝议在太傅蔡邕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大臣们知道大将军今天要回来,所以都准备了奏章,但主要奏议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田制、赋税制和官制的修改上,修改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无可辩驳,修改的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听得李弘头晕脑胀,差点倒在大殿上。
好不容易散朝了,李弘又被太傅蔡邕等人请到了尚书台,和三公九卿、诸卿以及尚书台的尚书们继续议事。大将军既然马上要走,很多大事当然要立即议定。大将军是朝中四位辅弼大臣之一,他的意见非常重要。不过李弘秉承自己一贯的原则,除了兵事决策,其它事一般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