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六节(6 / 9)
李弘懊悔不已。
※※※
“这事有多长时间了?”李弘无力地问道。
“从大将军决定改外线作战为内线作战,把百万人口迁离交战区的时候,就开始了。”荀攸低声说道,“当时很多朝中大臣反对在内线作战,但由于长公主和诸多大臣的坚决支持,大将军的决策顺利通过。从这件事开始,长公主和尚书台就大权独揽,一切和冀州大战无关的政事都被搁置,外廷和中朝之间的矛盾终于被激发。”
荀攸后面半句话说得很含糊,但关键却正在这后面半句话上。
李弘眉头微皱,追问道:“一切和冀州大战无关的政事是什么政事?”
荀攸没有回答。
“长公主和尚书台大权独揽,是从搁置一切和冀州大战无关的政事开始?还是从决定支持我的冀州大战决策开始?”
荀攸还是没有回答。
“荀大人,这件事你必须对我解释清楚,否则我回到晋阳后,该听谁的?是听长公主的,还是听外朝大臣的?”
荀攸依旧不回答。
“荀大人,这事到底是谁挑起的?是不是外朝大臣?”李弘声音突然严厉起来,“是不是包括你在内的三公九卿?是不是包括鲜于辅、李玮这些大臣?”
荀攸在黑暗中望着李弘,点了点头。
“荀大人,我希望听到你的解释。”
李弘猛地拉开车门,冲着护在马车旁边的门下督贼曹任意挥了挥手,“传令,停止行军,就地休息。”
※※※
李弘关好车门,两眼望着荀攸,耐心地等待着。
荀攸想了很久,开始慢慢讲叙这几个月来晋阳发生的事。
冀州大战改为内线作战后,随即牵扯到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百万人口的迁移和长达一年时间给这百万人口的赈济,以及因为冀州南部数十个县休耕所导致的粮食短缺。钱、粮的紧缺问题随即成了朝廷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这个难题不解决,明年朝廷的日子就难过了。西疆、边郡都需要赈济,需要钱粮,如果这些钱粮不能及时送到西疆和边郡,西凉的韩遂很可能背叛朝廷,边郡的胡人很可能借着柯比熊在大漠称王和辽东叛乱的机会祸乱大漠和边塞。西疆一旦失去控制,边郡一旦再燃战火,朝廷再想把韩遂拉回来,再想稳定边塞,就比登天还难了。
为了解决钱粮,外朝大臣议定了一系列应急方案,其中涉及到了赋税、盐铁、田制、货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