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汉帝国风云录 >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五节

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五节(7 / 9)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北征各路大军应该正在陆续后撤,估计很快中原就要烽火连天了。”

张昭四十多岁,身材瘦弱,颧骨高耸,两眼有神,神态矜严,看上去不苟言笑,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他是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写得一手好隶书,以研习《左传春秋》闻名于徐、扬,和徐州名士赵昱、王朗、陈琳等齐名。二十岁的时候就被举孝廉,但他坚辞不就。徐州刺史陶谦到任后,举他为茂才,但他仍不接受。陶谦很生气,认为他轻视自己,把他关了起来,逼他答应。后来经赵昱等好友求情,才被陶谦放了出来。

曹操攻杀徐州,肆意屠城,徐州名士四散而逃。张昭逃到了扬州九江郡。袁术曾数度征辟,他嗤之以鼻,根本不理,但当孙策奉命率军渡江攻击江东时,张昭却背着个小包袱,屁颠屁颠地跟在只有二十岁的孙策后面,说要给他出谋画策。孙策当时高兴地差点没晕过去,如果不是张昭那张威严的脸和不容置疑的口气,孙策还以为这位高人吃饱了没事找他穷开心呢。

张昭是为了替好友赵昱报仇,才不惜自降身份,跟在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孙策后面去打江东。江东有他的仇人笮(ze)融。

※※※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下邳国相笮融在徐州待不下去了。徐州牧刘备和一帮徐州大儒名士把矛头对准了笮融。

笮融是陶谦的同乡,因为和丹阳军统领曹豹关系好,被陶谦任命为粮料判官,掌管广陵、下邳、彭城三地赋税运输之职。笮融好佛学,在彭城等地兴佛事,布善举,在下邳、广陵等地修建浮屠祠(就是佛寺)。百姓兴佛,乐善好施,有助于安定民心,陶谦认为他有功,于是拜他为下邳国相。

然而,笮融接下来做的事却引起了共愤。

从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到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笮融耗费了大量财物在下邳、广陵等地大肆兴建浮屠祠。这些佛祠佛塔多为多层木结构建筑,“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极其奢华。在佛祠里还用铜塑佛像,遍体涂以黄金,披着锦彩的袈裟。睢宁下邳八景之一的九镜塔即是笮融所建佛祠之一,塔上九面铜镜即塔刹上的铜盘,除宝塔外还有大雄宝殿及山下湖边长廊。在建刹吸引周边佛教信徒之外,笮融还用免谣役法,引诱境内外百姓来祠听课讲道,前后诱得五千余家。每逢浴佛会时,在路旁设席长数十里,置酒饭任人饮食,其费用以巨亿计,百姓来观及就食者达万人之多。由此可以想象其铺排之奢华,场面之宏广,气势之雄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