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一节(2 / 6)
不敢随意上奏。”
“大将军,能说说吗?”阎柔放下捂住脸的双手,悲声问道,“都是些什么消息?”
李弘指指司马懿,示意他详细解说一下。
“根据各种各样的传闻,我们发现辽东太守公孙度有点问题。”司马懿谨慎地说道,“当然,这仅仅是我们的估猜。”
公孙度在最早的一封奏报中说,鲜卑人、乌丸人、扶余人联手攻击玄菟、辽东和乐浪三郡,由于玄菟郡和乐浪郡措手不及,两郡太守均遭杀害,于是他的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北上杀到玄菟郡,一路南下攻击乐浪郡,但问题是,他有这样的实力吗?如果他有这样的实力同时在三个战场开战,边郡诸胡还敢贸然入侵?据我们所知,这几年公孙度把辽东治理得很不错,不过从没有听说他曾擅自扩充军队。既然他没有这么多军队,那他用于抗胡的军队从何而来?
公孙度在第二封奏报中说,他正在和胡族铁骑激战,然后就再也没有消息,而也就在这段时间内,从辽东逃出的人却说公孙度和胡人联手叛乱,大肆捕杀和他作对的辽东豪族。
从以上两种情况来分析,我们可以肯定公孙度没有足够对抗胡人的军队,但他却能在短短时间内占据三四个边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公孙度和胡人联手叛乱了。
假如公孙度真的叛乱了,蹋顿肯定有份参予,即使没有参予,他也肯定得到了公孙度的好处,否则公孙度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地发动叛乱,而蹋顿也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欺瞒我们。至于公孙大人对乌丸人的杀戮,起因恰恰就是因为乌丸人挡住了公孙大人进兵辽东之路。如果乌丸人真的愿意帮助我们,愿意出兵和公孙大人一起杀进辽东,公孙大人在这种危急时刻绝不会不顾大局,肆意杀戮乌丸人,激怒乌丸人。
公孙度叛乱了,乌丸人明里暗里帮助他,那么公孙度和蹋顿的倚仗是什么?他们难道不怕大将军和我们的铁骑大军?我们估计这和鲜卑大王柯比熊有关。
冀州大战后,河北短期内无力再起兵戈,但面对辽东这种状况,又不能弃之不顾,尤其是在公孙大人战死后,这仗不打也得打了,不过,我们征伐辽东的军队数量不会太多,虽然出兵了,但因为我们的对手不仅仅有叛军,有鲜卑人、乌丸人,还有扶余人、高句骊人和挹娄人,所以我们未必能平叛。
当我们把能动用的有限的兵力和财赋投入到辽东战场后,柯比熊的鲜卑铁骑随即就能进入大漠。
大汉今日的危局天下皆知,河北面临的困境谁都知道,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