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风雷激荡 第二节(8 / 9)
。沮授怒目圆睁,纵声咆哮,“你想灭袁氏之族吗?想让我们死无葬身之地吗?”
袁绍坐在案几后面,看着血流满面的耿苞,心里怒气冲天,但背心却有点发凉。他事先想到了阻力,但他没想到自己的部下几乎全部站起来反对。大汉在人们的心目中,依旧没有崩溃。
许攸、审配、陈琳等人急忙劝阻袁绍。
李弘虽然实力强悍,弑杀了天子,屠杀了大臣,但他还是不敢公然自立为帝,他还是让长公主抱着一个婴儿坐在朝堂上,他甚至连诛杀大臣都不敢自己出面,而是假借长公主之手,由此可见他遇到的阻力之大。
大人实力不如李弘,霸业也刚刚起步,一旦称帝,马上就会成为天下之敌。此时就算刘表、曹操这些人不和大人反目成仇,他们也绝不会帮助大人对付李弘。大人以一人之力对抗李弘,困难太大。更可怕的是,如果各地州郡被李弘说服,突然调转矛头归服晋阳朝廷,联合李弘攻击洛阳,大人可就无法支撑了。
袁绍猛地站起来,指着耿苞一顿臭骂,“这些谣言都是河北派人散播的,你怎能信以为真?把他关起来。”
沮授、田丰等人犹不解气,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最近一段时间,洛阳和中原各地有关袁氏代汉的说法越来越多,这其中的隐情,洛阳的大吏们心里当然有算。
袁绍把责任全部退给了河北,在大堂上把李弘骂了个狗血喷头,然后,他同意了沮授的建议,传檄天下,会盟兖州定陶,讨伐李弘。
※※※
接下来商议重建皇统的时候,各方的分歧却非常大,分歧的重点就是霸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恢复天下一统,重振大汉,还是维持割据局面,行“桓、文之功”?
沮授、田丰等人认为在目前形势下,霸业最为重要,要先增强和巩固自己的实力,行“桓、文之功”,维持大汉王朝,然后再努力征战天下,实现江山一统之局。
许攸、荀谌等人却认为要想顺利重建皇统,就要顾及到各地州郡的利益,要封土地建诸侯,否则这种混战局面势必要维持很长时间,也就是说霸业建成的本身就是最终目的。
逢纪、辛评等人认为,要正视汉祚断绝的事实,现在就算皇统重建了,那也不过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东西,无论是天子还是朝廷,都已经没有任何威仪了。他们的意思其实大家都明白,无论霸业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大汉都没了,霸主代汉而立是一件必然的事。
袁绍最后说话了,在霸业未成之前,我们都要尊奉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