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四节(6 / 7)
一条好计,可以有条件地答应他们。
有的极力反对。此制一改,河北势必大乱。河北势力复杂,有功劳有军队的大臣很多,一旦他们也跳出来要爵位要封地,那就彻底完了。
还有一派保持沉默,那就是原北疆的一帮文武大吏,但他们的沉默却给了天子、长公主和朝廷巨大的压力。
※※※
五月上,朝廷要修改爵位制,在原二十等爵位上再加五等高等爵位的消息传遍了河北诸府。一时间,河北诸府大吏纷纷上书,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甚至还有大吏派出自己亲信携带重礼赶到晋阳。高等爵位的封邑至少有数个县甚至一个郡国,那地位和财富可就大大不一样了。
五月中,袁绍、曹操、田楷等人再度上书,发誓尊奉天子,遵从朝廷。他们解释说,我们要爵位封邑的原因,主要是怕大将军杀我们,而不是为了祸乱社稷,危害陛下的江山。只要有了爵位和封邑,我们就把州郡还给朝廷,到自己的封邑去度日。
天子动摇了。他召集国戚和部分原长安朝廷的大臣商议了多次,最后听从了伏德、董承、冯硕等人的意见,决定恢复五等爵位制。
大司徒张温、大司空杨彪没有反对天子的决定,他们认为光武皇帝中兴后,把诸侯王的爵位降为诸侯公,同时还剥夺了他们在封邑上的军政权,所以这个公爵一般只能授给皇子,其它人功劳再大,最多也不过就封个侯爵。公爵在自己的封邑上没有军政权,侯爵当然更不能有了。
不过他们提醒天子,这些叛逆们要的不是爵位和封邑,而是世袭,对自己所霸占州郡军政大权的世袭。封了爵位和封邑,他们还会继续勒索朝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敷衍了事,等河北恢复了元气,立即予以痛击。
天子的意见和大臣们的奏疏递到长公主手上后,长公主一把火烧了,她理都不理。
五月下,长公主以天子名义诏告河北诸府,朝廷从来没有修改爵位制的提议。如果谁胆敢继续散播谣言,严惩不贷。
※※※
六月初,天子搬迁到晋阳宫,朝廷搬迁到晋阳城。虎贲、羽林军和南军随同进驻。
大司马大将军府因为李弘在离开晋阳之前有过交待,继续留驻龙泉大营,所以没有搬迁。北军依旧留驻龙山大营。
长公主拒绝搬迁。
天子哀求了几次,长公主不为所动。天子很气愤,脱口而出道:“姐姐这么大了,还和大将军同居一营,成何体统?”
长公主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