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节(3 / 5)
是得到刘虞大人同意,二是擅自出兵,但公孙瓒擅自出兵,他的粮草从何而来?以太傅大人的为人,他既然和大将军议和后,就不会再出尔反尔,所以,公孙瓒再打冀州,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公孙瓒把太傅大人挟持了。
我们立即遍告河北诸府,历数公孙瓒的罪恶,让天下人都知道太傅大人此刻已经被公孙瓒所挟持,生命危在旦夕,大将军要立即打进幽州,要铲除奸佞,要救出自己的故主,要救出太傅大人,让天下人都看到大将军对故主的深厚恩情。
大帐内霎时鸦雀无声。如果荀攸的推测是正确的,那太傅大人的确危险了。公孙瓒敢做这种事?李弘不相信,三府诸多大吏也不相信。
刘放涨红着脸,忐忑不安地说道:“如果公孙瓒没有挟持太傅大人,我们这么做,不就等于提醒了公孙瓒,那太傅大人的安全……”
荀攸淡淡一笑,“没有理由我们可以编造理由,让编造的理由成为事实,成为真的理由,正是我们编造理由的目的。公孙瓒是不是挟持太傅大人,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最充足的理由立即打进幽州,占据幽州,击杀公孙瓒。我们只要理由。”
“你……”刘放蓦然明白了荀攸的本意,他气得猛地站起来,指着荀攸大声骂道,“荀大人,你太过分了。你这样做,会把太傅大人置于死地的。”
司马朗却连连拍手,哈哈大笑,“兵者诡道也,荀大人果然不愧是此道高手。如果人人都象刘大人这样正直,那董卓怎么会死?我看刘大人跟在太傅大人后面,学问是涨了不少,但也和太傅大人一样,未免过于迂腐了。”接着他指着荀攸调侃道,“荀大人当初在洛阳刺杀董卓失败后,被董卓关到郿坞的大牢里,整天反思,这学问果然是越来越深。”
荀攸谦和地笑笑,泰然自若。司马朗太年轻,言辞间非常张扬,这句话说得有些重了,但他懒得和这种人计较,毕竟自己和他父亲司马防曾同殿为臣,面子还是要给一点。
※※※
李弘焦躁不安。他倒不是觉得荀攸这主意有什么不好,而是真的担心刘虞的安全。刘虞的问题如何处理,一直以来都是他的一个心病,但他无论如何不能让刘虞死去。当年刘虞高举大旗,带着援兵杀进卢龙塞的那一刻,至今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让他至死不能忘却。这个象慈父一样的老人,勇敢而正直,自己绝不能让他死去。
“我们立即起草檄文,不管有没有凭据,我们都要把所有的罪责推给公孙瓒,把太傅刘虞大人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