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狂风暴雨 第十八节(5 / 9)
万人猛攻陕城,我们五千人的损失也非常惊人。”
“此仗就算全歼了北军,我们也要折损过半,大军将无力再战。”高顺地说道,“董卓盛怒之下,如果不惜一切代价再度出兵关西,我们就只能退守函谷关,而且关西、关东的局势将变得非常紧张。”
颜良赞赏地连连点头,“子平言之有理。徐大人正是考虑到我们兵力的不足,所以无意在陕城城下和北军决战。”他抬头看看众人,突然一笑,“徐大人的意思是,大军立即撤出陕城,再上崤山。”
※※※
关西,新安城。
牛辅率军赶到新安城下,准备发动夺城大战,这时斥候急报牛辅,陕城失守。
牛辅大惊失色,急召诸将议事。此时形势很明朗,北疆军主力攻占陕城,把北军包围了。北军在失去粮草辎重的情况下,兵力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唯有撤退,急速撤退,否则就有全军覆没之灾。
李傕、郭汜等人非常愤怒,指责牛辅不听贾诩的劝告,执意要急速东进、攻打关东,结果造成今日困境。
牛辅冷笑不语。以北军目前的兵力,撤回潼关完全没有问题。只是撤回潼关后,大家不但无功而返,而且还延误了董卓占据洛阳、稳定社稷的大计,诸将或多或少都要受到惩罚。自己是董卓的女婿,最多不过挨董卓几句骂而已,但李傕、郭汜等人就没好日子过了。
撤回潼关后,自己立即书告董卓,把兵败关西的责任都推给李傕、郭汜等人,继而怂恿董卓把这些老资格的西凉将领都调回长安去。没有这些人和自己作对,大军由自己说了算,攻打洛阳不过是举手之劳。
撤军是肯定的事,但如何撤?怎样撤退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大军的安全,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牛辅和李傕等人争论不休,谁都不愿意留下死守渑池。守住渑池,阻止两支北疆军会合,北军才有充足的时间攻打陕城,才能保证大军突围而走,但很明显,谁留下守渑池,谁就要和北疆军死战,其实力的折损倒是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性命朝不保夕、岌岌可危。
牛辅无奈,最后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坐在一边沉默不语的贾诩,求助地望着他。
贾诩毫不推辞,拱手说道:“我留下守渑池。”
“文和……”李傕气愤地叫道,“你是不是嫌自己老了,不想活了?对面是朱俊,是徐荣,很可能还有袁绍和袁术的援军。朱俊和徐荣处心积虑设下这么一个圈套,不会仅仅就是为了抢我们一点粮草把我们逼回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