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临深渊 第二十八节(2 / 8)
甚至帮助李弘占据冀州,赶走袁绍,然后象各地州郡一样拥兵自重,对朝廷形成一定的威胁,朝廷和李弘短时间还真拿他们没办法,但现在不一样了,由于公孙瓒南下,幽州军击败了攻击冀州的黄巾军,而袁绍又被黑山黄巾军牵制在冀州西南部,整个河北的形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李弘随即断然决定立即动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稍纵即逝,不容犹豫。
李弘和刘虞有故主之情,和公孙瓒有兄弟之情,但此刻面对岌岌可危的北疆和社稷,他也顾不上了。
只要是可能危及北疆安危和朝廷振兴之策的人都要杀,与之相关可能会发生的事都要坚决消灭在预想和萌芽状态。这个无情的决定,让他想起了过去洛阳的朝廷和大臣们要杀自己的事。过去那些大臣们要杀自己的理由是自己将来可能会危害社稷,而今天自己何尝不是象过去朝中的那些大臣一样对待别人?李弘绝对非常的悲哀和无奈。自己已经完全不是过去的自己了。
李弘也考虑到了北疆军将士对攻打公孙瓒一事可能感到非常困惑,尤其是在公孙瓒征募了许多黄巾军降兵之后,所以他特意给麴义和杨凤两人写了一份密信,详细解释了其背后的原因。李弘嘱咐两人在适当的时候,要对诸将解释清楚,当前的形势和去年、和前年相比,已经大相径庭,许多事情已经不能按常理、按律法来衡量和处理了,大军一切行动都要以拱卫社稷和振兴社稷为前提,在这个大前提下,大军无论做什么事,采取什么征伐行动,都是合乎律法的。李弘请诸将不要有任何顾忌,放手而为,将来你们都是我大汉的中兴之臣,都将名垂千古。
※※※
雷重出身苦寒,这几年虽然官职升得快,但他一直待在军中,和许多黄巾系的将领一样,他除了忠实地执行上官的军令外,对其他事了解甚少。
今天杨凤不厌其烦地说了许多,但对雷重来说,他无法理解这些兵事背后所蕴涵的东西,他脑子里只有两个印象,一是北疆军要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主要目的是夺取冀州,二是打公孙瓒不是因为他有罪,而是因为他跟错了人,待错了地方,不死也得死。
雷重暗暗庆幸自己没有跟错人。现在无论谁待在幽州统兵,只要不是绝对忠诚于大将军的人,都会死。什么天理、律法,都是狗屁,你挡了我的路,就是亲兄弟,我也要把你砍了。理由?什么理由都不要,我说你是奸佞你就是奸佞,我说要杀你就要杀你,不要理由。真要说理由,那就是因为我拳头比你大,官比你大,权势比你大,这就是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