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4 / 7)
原因就在于此。此时上百万流民聚集在泰山一带,暴乱的危机已经弥漫了青、兖(yan),徐三州,他们处在暴乱的中心,谁也不敢轻易带兵离开州郡。
从中平元年张角率领百万大军暴乱以来,黄巾之祸就成了大汉国的一个顽疾,经久不衰,历平不止,到现在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了,无论是天子还是大臣,都已经麻木了,熟视无睹了,见怪不怪了。对于州郡而言,流民太多,暴乱也太多,即使有心去剿,也没有那个精力和钱财。有平叛的钱,还不如拿去赈灾来得实惠。当然了,暴乱越多的地方,官员们也越富裕。既然不平叛,那么黄巾军一来,大家只好把城门一关,给他们闹去。没有武器没有食物的暴民久攻不下,自然也就三三两两地散去了,这就是大部分郡县的平叛之策,也是流民叛乱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
如果没有今年冬天的这场大雪,黄巾之祸也许象过去一样,波澜不惊,对讨董大军形成不了威胁,但老天偏偏在正月下了大雪,结果风起云涌,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个浪何时打下来,每个人心里都有数,应该就在今年四月春耕的时候,也就是说,满打满算,还有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后,如果冀、青、兖、徐四州爆发黄巾大叛乱,聚集在酸枣的大军至少有一半要急速撤离。如果城池给黄巾军占了,这些州郡官吏们就不是有没有饭吃的问题了,而是在哪里落脚的问题了。根基都没有了,还打什么仗?
讨董大军兵力庞大,缺少几万军队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使影响了军心也没什么关系,只有能保证粮草的持续供应,能持续维持这种威慑的局面就行,但问题是,黄巾军暴乱如果控制不住,愈演愈烈,甚至威胁到四州的安全,这个麻烦就大了,讨董大军不但有粮草尽绝的危险,而且更有全军覆没的可能。其次,就算控制了暴乱局势,但春耕时间肯定错过了,到时大片田地荒芜,那明年的日子又怎么过?
如何应对这场惊天动地的黄巾风暴?如何安全避过这场危机?
※※※
袁术的事现在成了袁绍的一个心病。
袁隗当初并没有安排袁术出京,袁术出京纯粹是个意外。
袁隗非常欣赏袁绍,多次在公开场合宣扬袁阀的下一代家主非袁绍莫属,但袁阀这一代还有袁基、袁术,他们的身份、官职都比袁绍要强。为了袁阀辉煌的将来,袁隗把这次讨董重任交给了袁绍,让袁基和袁术留在京城和自己同为内应。此事若成,袁绍功高盖世,不但执掌大汉权柄,还理所当然成了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