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十六节(5 / 6)
尚书郑泰说道:“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
董卓望了他一眼,问道:“这么说,军队没用了?”
郑泰笑道:“大人误解了,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认为叛军有诸多劣势,大人无需出动大军就可以不战而胜。”
“大人在西疆征战数十年,历经百战,用兵如神,手下将士都是悍勇无敌之辈,而袁绍不过是个夸夸其谈的公卿子弟,张邈是个做学问的忠厚长者,孔伷只会高谈阔论、褒贬是非,这些人平日养尊处优,生活奢华,根本不是将帅之才。如果临阵交锋,他们决不是相国大人的对手。”
郑泰说了一大堆,什么师出无名,自封官职,尊卑无序,什么各怀鬼胎,无法凝心聚力,反正就是说叛军人数多,中看不中用,最后董卓肯定能打赢。董卓连连点头,尤其对袁绍和袁术之间的矛盾非常感兴趣。袁汤有三个儿子,袁成、袁逢、袁隗。袁成早死,袁逢把庶出的袁绍过继给了袁成,按道理袁绍就是长房长子。现在袁逢这一代人都死了,袁逢的大儿子袁基也死了,这袁阀的家主应该是袁绍还是袁术?袁绍是长房长子,但他是庶出,这家主应该是袁术。袁术目前在鲁阳,处在袁阀力量最强大的汝南、颖川和南阳之间,受到袁阀力量的支持和承认是肯定的,但袁绍现在自封车骑将军主掌国事承制天下,矛盾自然也就迅速产生了。
叛军实力最为强大的袁绍和袁术在开战之前就因为权势争了起来,这一仗的结局是什么可想而知了。
董卓大力夸奖了郑泰,非常欣赏他的才能,当即决定拜他为相国府的参军事,具体负责此次平叛。
军议完了之后,参加军议的中郎将胡轸在回来的路上埋怨董卓,说郑泰可能是叛军的人,让他出任参军事一职,太危险了。董卓瞅了他一眼,小声说,上次刺杀我,就有郑泰的份。胡轸吓了一跳。董卓接着说道,这京城里朝堂上无处不是支持叛军要杀我的人,我能信任谁?我们没有足够的粮草,需要速战速决,只要打上一两个胜仗,局势立即就会改观,而这将直接影响到骠骑大将军南下的速度和他最后的选择。我们如何才能做到速战速决?郑泰就是关键。只要让叛军知道我们的一举一动,这仗就赢定了。
※※※
龙骧将军徐荣在五十名黑豹义从的簇拥下,纵马冲进了洛阳城。
董卓亲自迎出府门之外。董卓自从出任相国以来,这还是头一次出门迎接朝中大员。
徐荣和董卓早年在西疆就认识,那时董卓是破虏将军,徐荣是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