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卷残云 第五节(5 / 10)
不成?诸位看看益州逆贼马相、赵阺,刘焉刘大人到了益州,还不是一战即溃?诸位再想想西疆羌人之祸,大汉国之所以有今日之衰,和羌人之祸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不是羌人几十年来的战乱耗尽了大汉国的财力物力,我大汉国何以窘迫至此?
皇甫嵩接着解释说,北疆之战分三步走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大汉国内局势不稳造成北疆大战失利。他认为,如果同意镇北将军李弘的建议,立即展开幽州大战,迅速平定幽州乱局,在今年内顺利实现北疆大战的第一步,那么,整个北疆的形势将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明年我们即使无力出战不能实现北疆大战的第二步第三步以彻底稳定北疆,但我们却因此而掌握了整个北疆战场的主动,进退皆能立于不败之地,将来出塞收复失地也就是时间问题。
此时进行北疆大战,虽然极其困难,需要调动整个大汉国所有的力量,但它也有一个好处,它可以把大汉国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吸引到北疆,吸引到击杀胡人收复失地这件大事上来。为了这一战,天子要出钱,百官要出钱,富豪们也要出钱,而百姓们更要出钱出力,大汉国上上下下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抗击胡人振兴大汉的炙烈气氛之中,这不但不会引发百姓的动乱,反而会让大汉国的臣民们抛弃矛盾,上下同心,齐心协力为了自己的大汉国而战。
崔烈张温杨彪和朱俊几人不同意,他们认为,大汉国从中平元年蚁贼叛乱开始直到现在,五年了,战火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无论是百姓军队还是国家,都饱受战乱的摧残,大汉国的臣民和军队早就不堪忍受了,而大汉国更是摇摇欲坠奄奄一息。这个时候不是发动大战,而是要休养生息了。大汉国就象一个连续奋战了五年的无敌勇士,这位勇士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现在再让他用尽全身的力气发起最凌厉的一击,其后果必定是油尽灯枯,轰然而亡。
北疆之战一旦开始,有几个忧患,一是军资能否保证,二是百姓能否忍受,三是朝廷能否稳定,这三者任何一个出现变故,北疆之战必败。虽然大战是分三步走,但如今这第一步就受到了这三者的严重束缚。今天大家能在这里争论,完全是因为二十万黄巾军在雁门关大胜了鲜卑人,否则今天大家还在愁眉不展呢。北疆之战假如惨败,因为雁门关大战而勉强控制住的北疆局势必然崩塌。大汉国遭受重击之后会更加不堪一击,一场小小的叛乱也许就能摧毁整个大汉国。
袁隗说,只要陛下能出钱,军资就能保证,军资保证了,百姓的负担就不会剧烈增加,百姓就能忍受。至于说到朝廷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