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风卷残云 第四节(4 / 6)
?天子不清楚,但朝中的大臣们清楚,地方州郡的官僚们清楚,但谁愿意损害自己的财产去赈济灾民?何况灾民暴乱了,平叛的事又不要他们出钱出力,还不都是陛下和朝廷出钱,大汉国的军队去剿杀?”
丁原看看帐内众人,一字一句,郑重地说道:“迁回原籍一事,切切不可。黄河下游的灾民即使暴乱,但那在大汉国内郡,一两年内也就平定了,而并州如果暴乱,则北疆整个就完了,北疆完了,大汉国也就摇摇欲坠了。”
他拱手对赵岐说道:“解决灾民问题,除了迁回原籍,还有一个妥善之策就是出塞收复北疆四郡,然后北迁人口以缓解并州危机。刚才我已经说了,只要把钱的问题解决了,出塞收复四郡的办法目前还是最好的解决之道。最起码,这六十万灾民可以暂时充当北征的民夫以解决生存问题,而且同时也能稳定这六十万灾民的人心,让他们看到继续生存下去的希望。”
“出塞作战目前看起来很不现实,很困难,根本就是不可能,但诸位请想一想,除了这个办法,你们还有更好,更妥当,更能让灾民活下来,更能让北疆尽早稳定下来,更能让陛下和朝廷可以接受的办法吗?我们明之不可为而为之,这就和逆天而行一样,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但出塞作战和不出塞作战所产生的后果,哪一个更有利于大汉国的稳定和振兴?诸位请仔细想一想,请仔细想一想。”
大帐内鸦雀无声,气氛异常压抑。
赵岐长叹,“徐大人,两位张大人,还有丁大人,我们五府联名上书,把灾民到并州后对北疆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后果详细禀奏陛下和朝廷,另外,我们把商议的解决之策也同时上奏。这么重大的事我们作不了主,也轮不到我们作主,还是让陛下和朝廷做出决断吧。如果陛下和朝廷否决了这两种办法,那我们就等着砍头,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他轻拍案几,大声说道:“大家努力吧,无论如何我们也要撑到十月。”
※※※
大汉国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七月。
※※※
七月初,洛阳。
大汉国不能没有太尉,但现在没有人愿意出任太尉一职。既然大臣们不做推荐,天子也乐得佯装不知,好象把这事忘了一样。本月初,他接受了大将军何进、太仆杨彪、光禄大夫袁逢的举荐,任命太学祭酒马日磾为北军射声校尉。北军的五大校尉早就成了官僚们进阶朝堂的踏脚石,一般也就上任时到北军去露个脸,然后就看不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