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七节(2 / 10)
败,我们的确没有什么责任,但百万流民涌进并州,却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岂能坐视不理?”宋文看看李弘,恳求道,“大人,我们还是尽早屯田吧。无论我们怎么让步,只要安抚了流民,稳定了并州,我们就对得起大汉国,对得起陛下。即使将来我们获罪下狱了,但扪心自问,我们没有做错,这就足够了。”
李弘用力拍拍宋文,赞叹道:“长风,你说得好啊,就听你的,我们再让一步,争取尽早屯田。”
※※※
经过一夜的商量,李弘和李玮等人就几个争议问题,再次议定了一个方案。
首先是兵力问题。李弘做了最大的让步,让黄巾军保留三十万人马,但在郡国兵和屯田兵的人数上,李弘作了调整,他把屯田兵人数扩大到了二十五万人,并且规定屯田兵不拿军饷,以自种粮代替军饷,同时屯田兵只有在战时才能配备武器。五万郡国兵负责维持太原郡的治安,受镇北将军部节制,如有调用,以镇北将军部和平难中郎将部协商解决,镇北将军部不做强行征调。
其次是郡县府衙组建问题。李弘彻底放弃了原来的方案,规定郡县府衙的官吏全部由黄巾军自行任命,镇北将军部不再干涉,但各级郡县府衙也不再参予军屯和民屯。
第三,军屯和民屯自成体系,不隶州郡。李弘接受了李玮等人的建议,在总结了本朝初期垦地屯田的经验教训之后,重新做了一番调整。军屯由黄巾军推荐人选担任各级典农都尉,而典农都尉府所属的候农令、守农令、劝农椽、仓长、仓佐等从事掾史,则有镇北将军府推荐部分熟悉屯田事务的官吏担任,典农都尉直接受镇北将军部节制。民屯则有朝廷指派的护田校尉主掌,镇北将军府和平难中郎将府均无权干涉民屯事务,但两府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护田校尉府的民屯需要,给予各个方面的帮助和扶持。
最后就是税赋问题。李弘同意免征太原郡五年赋税,但五年后,所收赋税的七成必须上缴国库,三成由黄巾军自由支配。在这一点上,李弘认为不能再让步了,这关系到整个并州的发展,而且大汉国的国库也要有所进帐。
整理好的文卷随即送到了晋阳城。
※※※
张燕没有回话,李弘虽然着急,但也没办法,只好回到龙山大营耐心等待。
龙山大营的练兵整训正进行的如火如荼。龙山现在就象一个巨大的战场,骑兵军、步兵军和战车营以实战演练代替枯燥的训练,三军七万将士混战在一起,杀声如雷,还真有点惊心动魄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