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郑成功的决断(7 / 9)
……已经死了。”
张准微微有些愕然,沉吟片刻以后,才深沉地说道:“颜思齐死了,和你,和郑芝龙,有什么关系?”
杨天生苦笑着说道:“颜思齐已经死了十三年了。”
张准微微一惊,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颜思齐居然死了十三年?
这的确是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一直以来,张准都以为,颜思齐还活着,是和郑芝龙、杨天生平起平坐的人物,没想到,这个人,居然死了十三年了。但是,既然这个人死了十三年,外界却不知道,显然是被有心人给隐瞒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隐瞒颜思齐的死讯呢?这里面难道有什么黑幕不成?
对于颜思齐,张准的了解,其实真的很少。海盗头子,基本上只知道郑芝龙。而知道郑芝龙的原因,还是因为郑成功的原因。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想要不被人熟悉都不行。
【作者注:有热心的读者指出,郑成功这时候还不叫郑成功,应该是叫郑森。郑成功的名字是南明皇帝赐予的。翻查资料以后,发现的确是我错了。不过,郑成功这个名字要比郑森更加的耳熟能详,我们还是叫他郑成功吧。再说,张准这么一搞,南明皇帝基本不存在了,郑森被赐名的可能性不大了。】
“隐瞒颜思齐的死讯,是有原因的……”
杨天生微微叹息着,慢慢的讲述了一段悠久的往事。
颜思齐是个传奇人物,他的崛起充满传奇,他的死也充满传奇。颜思齐最大的功劳,不是发展海上贸易,而是开发台湾。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颜思齐率船队到达东番岛(即台湾岛),在笨港(今北港)靠岸。思齐见岛上地肥水美,大片荒野未辟,决意在此开疆拓土,干一番事业。乃率聚伐木辟土,构筑寮寨,建立了多处的定居点。
是时,土番以为外敌侵犯,聚族攻击。思齐遗人加以安抚,商定疆界,互不侵扰。在笨港东南岸的平野(今新港),思齐规划建筑了井字型营寨,中间为大高台,使之成为组织指挥垦荒的中枢。与此同时,派杨天生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
颜思齐将垦民分成十寨,发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垦荒需要资金投入,颜思齐挑选了一批有航海经验的漳、泉人士,以原有的十三艘大船,利用海上交通之便,开展和大陆的海上贸易。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发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