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抄他的老窝!(4 / 7)
进攻方和防守方的比例,还不到三比一。要是虎贲军进攻,倒是把握很大。可是,这是明军自己内部的进攻啊!双方的战斗力都差不远,这么点人,想要尽快的拿下杏山堡,只怕是不容易的。
“只有这么多了。”
吴阿衡无奈地说道。
没办法,辽东的总兵官数量,的确是太多了。辽东军的兵力,就是那么多,摊分到所有总兵官的头上,就很少了。能够统军一万以上的总兵官,基本没有。一般的总兵官,统军都是几千人。好像吴三桂,统兵只有四千。幸好都是骑兵。如果都是步兵的话,只怕他要沦落为最垃圾的总兵官了。好像唐通,甚至比吴三桂的兵力还弱,只有五千的步兵。
辽东军的主力,乃是骑兵。可惜辽东骑兵只有两万人,僧多粥少,平均摊分下来,每个总兵官,可能还不到一千人。因此,不可能每个总兵官的麾下,都能够指挥骑兵。想要拥有骑兵,只有两个可能。
要么,是你真的有本事,有勇气,有战功,上头需要依仗你。好像黄得功就属于此类。黄得功镇守松山堡,是锦州南面的主要屏障,高起潜和吴阿衡,都不能让黄得功的兵力太单薄,否则,容易给锦州带来危险。
要么,是和上头的关系好,上头照顾你。好像吴三桂就属于此类。他乃是高起潜的干儿子,给高起潜立了不少的功劳,才有资格统帅四千的骑兵。至于那些从别的地方调来打酱油的,就只有意思意思了,就算给你一两百骑兵,那也只能是当斥候使用的。
好像唐通这样的总兵官,实在是太不起眼了。一个麾下连骑兵都没有的总兵官,想要得到别人的重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难怪日后他根本说服不了吴三桂。可能在吴三桂的眼里,唐通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打杂的。李自成派一个打杂的家伙来劝说自己的投降,那不是开玩笑吗?大概唐通自己觉得也有点天方夜谭,于是干脆跟着吴三桂一起,就投降鞑子了。
“准备时间需要多久?”
张准忽然问道。
“快则两天……”
吴阿衡随口回答。
“最快也要两天?”
张准顿时大皱眉头。
早就听说明军行动缓慢,容易延误战机,现在总算是亲自见识到了。攻打一个小小的杏山堡,居然要用两天的时间来准备。这是什么样的效率啊?两天的时间,虎贲军的宁字营,都可以从北直隶赶到松山堡了。你们的驻军,就在松山堡,向杏山堡发起攻击,居然要两天?须知道,松山堡和杏山堡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