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6 / 8)
侍夫人的是谁。但是大家心中明白,必是皇上平日心情烦乱,又要省阅文书,所以不许太监、宫女在这角门内大声说话。角门旁边有一座小建筑,垂着黄色锦帘,门额上悬一小匾,上写昭仁殿。
太监连揭两道锦帘,大家躬身进去。向东,又连揭两道锦帘,群臣进到最里边的一间,才到了皇帝召见他们的地方。崇祯面容憔悴,坐在铺有黄缎褥子的御榻上。榻上放一张紫檀木小几,上边摆几封文书,还有一只带盖的茶碗放在莲叶形银茶盘上。左边悬一小匾,是崇祯御笔书写的“克己复礼”四字。
等群臣叩头毕,崇祯叫他们起来,然后叹口气,神情忧伤地说:“朕御极九年,国家多事,又遇连年饥荒,人皆相食,深可悯恻。近日,唉,竟然祸乱愈烈,建虏攻陷高阳城,帝师被害。”
他的眼圈儿红了,伤心地摇摇头,接着说:“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连帝师也不能保全,皆朕不德所致,真当愧死!”
首辅温体仁急忙说道:“皇上,请节哀顺变。”
其他的所有大臣,都齐声恭请圣安,请崇祯节哀顺变。
对于孙承宗的死,在座的部分的大臣,对其中的原因知之甚详,将原因归咎于崇祯自己。但是,也有部分的大臣,对其中确切的原因,不太了解,便将原因归咎于兵部和卢象升。甚至,有人认为,是洪承畴指挥不当。每个大臣各有各的想法,神态上却是怎么都看不出来。
崇祯慢慢的停止哭泣,颇有些苦涩地说道:“时局艰难,大家有什么好办法?鞑子如此肆虐,如何是好?”
范复粹是新进的阁臣,闻言就出列说道:“皇上,鞑子肆虐,非大军不可清剿。臣斗胆建议,派大学士督师,聚集辽东、宣大、陕西、山东、河南的军力,围攻鞑子于保定府周围,一举灭之。”
他的语调非常激昂,却没有引起太多的回应。
在场的其他大臣,可没有范复粹这样的雄心壮志。范复粹之前一直都在大理寺,声名不显,谁也不知道崇祯为什么会突然将他提拔起来,然后进入内阁。范复粹以前从来不涉及军务,对朝廷官军的战斗力,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说法。
而其他的大臣,对于朝廷官军的战斗力,都是有所耳闻的。对于王坤和高起潜等人的能力,更是知之甚详。在他们看来,明军就算全部扑上去,也未必能够干掉鞑子。鞑子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明军根本包围不住他们,一旦出击,还有被鞑子各个击破的危险。
另外一个阁臣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