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6 / 6)
部分试图成为汉奸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就连汪乔年本人都觉得,朝中有太多人,实在是太不可靠了。
大多数正直的朝廷官员,在痛恨鞑子的同时,对汉奸更加痛恨。要不是出现了这么多的汉奸,鞑子的崛起,也不会这么迅速。不少人都深深的认为,想要彻底的打败鞑子,首先要肃清明国自己内部的汉奸,又或者是准汉奸。
汪乔年这个人,品质当然比不上乔允升,却也不算太坏。他固然有些贪墨,却着实是一条汉子。后来他担任陕西总督,因为作战不力,被起义军抓住。起义军要他投降,他坚决不投降,结果,被凌迟处死。在明末的历史上,他是有确切记录的被凌迟的两人之一。另外一个,自然是大名鼎鼎的袁崇焕了。
张准说道:“汪尚书,人头暂时寄存在我这里,若是抓到范文程,我再交给你!”
汪乔年急忙一拱手,致谢说道:“感谢都督大人的支持!既然如此,下官就先将孔有德这个奸贼带走了。”
张准点点头,让墨煜陪伴乔允升,前往登州城取人。
汪乔年和墨煜走了以后,张准在议事厅里来回的踱步。
朝廷眼看没有几年的活路了,正是大挖墙脚的时候,只要是有价值的人才,都要尽快的挖过来。这个汪乔年,或许也可以动动心思。不过,汪乔年乃是浙江人,浙江又是东林党的大本营之一,他本人和东林党的关系,也相当的亲密。要是真正挖人,只怕难度不小。
从姬玉情反馈的情报来看,江南的东林党势力,对《均田令》是非常抵触的。没办法,东林党的大多数人,都是大地主,大商家,《均田令》正好打在他们的七寸上。无论他们的言谈多么的高贵典雅,富丽堂皇,只要涉及到私产,他们就会像流氓地痞一样,和你没完。所谓的东林君子,是要反过来理解的。
正在思索间,忽然间,陆伊典又进来了,神情怪异的报告说道:“大人,朝廷又有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