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虎贲军的海洋战略(9 / 12)
成长的大气候。
在封建体制的躯壳中,资本主义即使破土而出,仍有被窒息的可能。而西方国家海洋活动大规模、持续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通过航海活动,资本主义打开了境外市场,取得了境外原料,为其高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如果没有新航线的开辟,没有向海外的扩张、掠夺,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而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中,从社会制度上根本限制了中国海洋商贸活动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当然,这里面也有客观的原因,就是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绝大部分物资都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从外面引进来。
其三,从明朝的政治经济形势看,郑和并非没有成为“哥伦布”的机遇,也并非因为中国的航海技术到达不了美洲大陆,而是中国没有成就郑和成为“哥伦布”的时势,中国的封建统治阶级没有开拓性的海权意识。
明朝统治者尽管倡导了郑和下西洋,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只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厚往而薄来,即纯粹是服务于天朝帝国所谓的扬威政策,不是为了开辟向海外开放的海上航线。
尽管郑和在屡下西洋的对外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呼吁明政府重视航海、重视海权,但在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下,既不可能引起统治阶级的重视,也不可能为统治阶级所接受。
明清两朝禁海400余年,严重束缚了中华民族向海洋发展的进取精神,隔断了同国外的交往,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国家的发展处于僵化、停滞状态。
“要说到海洋,我必须向大家介绍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海权论》。”
张准挥挥手,让人将一大箩筐的书本搬上来。
这是他通过沈凌菲,找江南的印刷厂,印刷出来的第一本书。尽管外表不是十分的精美,价格却非常的低廉。明朝的雕版印刷和活版印刷业都非常的发达,张准印刷了三千本的《海权论》,也不过是五百两银子而已。
《海权论》张准基本上能够倒背如流的几本兵书之一。没办法,海军陆战队不知道海权论,那简直就跟佛教徒不知道如来佛祖一样的可笑。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海权论》的内容,也是随时要考核的。嗯,不是考核张准自己,而是考核新兵。
马汉的《海权论》,其实篇幅并不长,张准完全可以将其大体的意思,都准确描述出来。有薛凝影这样的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