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巡视登州府(3 / 8)
急躁,对臣子的要求太高,刻薄寡恩,丝毫不念君臣之间的情谊。他只看到了陈奇瑜在车箱峡的过错,却有意识的遗忘了陈奇瑜将陕西乱军围困在车箱峡的本领。结果,一道诏书下来,将陈奇瑜下狱。于是,其他的前线将领,顿时心寒如冰。累死累活皇帝看不到,死在前线也不过是几百两银子的抚恤金,有一点点的过错,却被揪出来问罪。跟着这样的皇帝,哪还有什么心思打仗?
有王朴的例子在,还不如大家都学王朴。反正,只要不断的上奏,说是某某某大捷,又剿灭了多少千,多少万的陕西乱军,等着上头的赏赐就是了。就算上头没有上次,自己也没有损失。总之,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要和陕西乱军硬拼。因为,拼死了你什么好处都没有,还困难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何必呢?
何苦呢?
刘航情绪上来,忍不住心情有些激动,一针见血地说道:“藐山公,你看看这些物资,要抢掠多少人,要抢掠多大的地方,才能搜集到。长城内外,可没有多少的粮食,多少的丝绸!这里每一斤的物资,可能都带着一斤的鲜血!”
张慎言只能默默的叹息一声,没有反驳。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反驳,也没有反驳的心情。刘航提到的全部都是事实。他要是视而不见的话,就成了温体仁一样的官员了。没有良心,麻木不仁,这就是张慎言对内阁和六部高官的总体评价。
鞑子自身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物资,尤其是粮食和丝绸,这些物资当然全部都是从关内抢掠来的。作为曾经的刑部侍郎,张慎言对崇祯二年鞑子入寇时的抢掠印象很深。明国到底损失了多少的百姓,损失了多少的物资,他知道得很清楚。这个实际损失,和朝廷公布的数字,至少相差三十倍。
明国的北方,本来就比较贫穷,粮食、丝绸的产量都很低,鞑子要抢掠到这些物资,不知道要搜刮多少地方,杀死多少人。每一斤的物资里面都浸淫着一斤的鲜血,毫不为过。作为刑部侍郎,张慎言接触到很多的内幕,其中有些内幕,有些官员的丑陋嘴脸,他连提起来都觉得羞耻。
现在,虎贲军将这些物资从鞑子的手上再抢回来,等于是让鞑子的抢掠成果,完全化为乌有。间接上,也算是为明国挽回了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还为明国挽回了丢失已久的尊严。别的什么都不说,单纯这一点,张慎言就有很深的感触。
明军和虎贲军,一个是被抢,一个是抢回来,这之间的差别,还需要什么语言来描述吗?鞑子入寇的时候,明军有几十万人,却依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