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白沙河阻击战,一触即发!(3 / 6)
堡垒多么的坚固,都会轻易的从内部攻破。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他就绝对不会允许别人在背后使绊子。
生夏宗的成员,态度是坚定的,全力以赴协助护卫队作战。大部分的军户,同样态度坚定,坚决支持对官兵实行迎头痛击。谁都知道,官兵来了,浮山城的绝大部分军户,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王世新等人都是死在军户们的手中,朝廷不可能会轻易的放过他们。要是相信官兵的话,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有过无数次血的教训的他们,绝对不会再次上当了。
但是,在守城和出城迎击方面,生夏宗成员存在一定的分歧。部分人觉得,浮山城有现成的防御设施,还有两门佛郎机火炮,应该充分利用起来。守城可以减少自身的伤亡,大大的消耗官兵的有生力量。每个人都深信,如果是守城的话,官兵不可能攻入城内。只要拖上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官兵肯定是要撤退的。
张准是主张出城迎击的。
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放任官兵到来浮山城周围,即使将全部的军户,都撤退到城内,官兵同样会给浮山城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在城外的庄稼,正是关键的时候,要是被官兵毁掉了,以后的粮食就麻烦了。而且,在浮山城外面的八个屯,极有可能被官兵夷为平地。就算官兵无法攻克浮山城,最终不得不撤退,浮山城这边也是元气大伤了。
相反的,出城迎击,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损失。
从即墨县到浮山城,只有一个方向可走,那就是沿着崂山的西侧向浮山城进攻。只要护卫队在这个方向上堵死官兵的进攻路线,后面的浮山城,就安然无恙。浮山城周围地区,也不会遭受任何的损失。当然,在平地上和官兵交战,付出的代价,肯定要比守城大。毕竟,从即墨县到浮山城,都是平原地区,无险可守的。其他人担心的正是这一点。
如果在野外无法阻挡官兵的进攻,遭受了重大的损失,那么再退回来守城,无论兵力,还是士气,都要受到严重的影响。在平地上和官兵交战,胜算到底有几成?老实说,除了张准,别人心里都是没底的。毕竟,官兵的数量,要比护卫队多很多,装备的火器数量也很多。
毛三爷谨慎地问道:“玉麟,你如果出城,准备在哪里和官兵交战?”
张准缓缓地说道:“白沙河。”
白沙河源自崂山,从东向西流淌,全长大约六十里,刚好将即墨县和浮山所分开。白沙河的北面,就是即墨县。白沙河的南面,乃是浮山所。因为长期干旱少雨,白沙河已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