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抓紧时间,扩大生产(3 / 4)
除了张准之外,杨家的每个人,都无法相信这个数字。
他们以前忙死忙活,每天不过是挣十几文钱而已,一个月下来也只有三四百文钱。可是现在,他们居然每个月可以赚三千多两白银。这是白银啊,白花花的白银啊,每两白银相当于一千个铜钱呢!一时间,大家都觉得这是在做梦。
三千多两银子啊!
那是什么概念?
一亩最好的水田,也不过是卖十两银子而已!
一个健康的少男少女,卖身为奴,价格也不过是二三十两银子而已!
看到杨家人的表情,张准忍不住笑了,说道:“咱们是穷怕了,没见过钱。我告诉你们,天下有钱人多的是啊!有些富商,尤其是江南的某些富商,每年的收入就是上百万两银子。三千多两银子算什么啊?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杨锐锋使劲的咽了咽口水。
上百万两银子!
杨家人的确是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最终一致决定,以后所有的金钱,还是交给张准来支配。听张准的口气,好像对三千多两银子,不怎么放在眼里似的,杨家人实在是没有这样的气魄。杨锐锋拿到银子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挖个深深的地窖,将银子埋藏起来。
张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没办法,只好将这个重任接下来。
钱是用来花的,不是用来放的。有了钱,就要充分的利用起来,发挥每一两银子的作用。
不过,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管理每一分的钱财。对于财务管理,只能是提供一个大概的思路,在大的方面进行控制。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别人来打理的。他每天翻阅一下账目,有个基本的认识就差不多了。
嗯,负责记账的,首选自然是杨映菡了。在和她的交往中,张准发现,她居然懂得一些字。这在大明朝的穷苦女性当中,是比较罕见的。一问之下,原来是跟黄氏学的。并且,她还懂得基本的算术,同样是黄氏教的。
张准不得不对黄氏刮目相看,原来家里最不起眼的那个人,才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在军户家庭,有女子能够认字,还懂得算术,实在是太难得了。
杨凯德乐呵呵的笑道:“小丫他娘是上过堂学的,那时候她家的家境还好,后来没钱,才不上了。”
黄氏显得很不好意思,却又满怀希望。她以前都是干的劳苦活,根本不需要认字,不需要算数,本来以为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没想到,居然有机会扭转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