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8章 平安夜前的大捷(5 / 6)
也跟随着一起鼓掌,然后悄悄的问身边的雷奥妮:“这首歌是谁写的?”
雷奥妮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身边的德普西管家脸上明显的露出了不屑,他很奇怪恩斯特这个男爵到底是如何获得的。
雷奥妮抿嘴一笑:“这首歌其实和德国也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是奥地利的乡村小学教师,又是圣尼哥拉斯教堂的风琴演奏家弗兰兹·格鲁伯写的。当时他的琴坏了,才不得不写出了这首歌。格鲁伯写出这首歌后,那一年的圣诞夜,教堂里点燃的几百支烛光,在光洁的金盘碟和圣餐杯上映辉争耀,给那些僵硬呆板的哥德式圣母态像,赋予了盎然生气和温柔慈祥的风采。教堂里到处都用青松、万年青和圣浆果等装饰起来。全体教徒挤坐在长条硬板凳上。男人们穿着臃肿的羊毛外套,妇女则被披上了醒目的围裙和有色的披巾。当格鲁伯提着他的吉他,随着十二名男女儿童走上圣坛前时,惊讶的群众顿时轰动起来。格鲁伯向他的乐队微微点头示意,琴弦便拨响了。接着,莫尔神父的男高音和格鲁伯先生的男低音,便和谐地共鸣着响彻那古老的教堂。于是,流传久远的圣诞赞美诗便这样首次被人们唱出来了。然而,第二天也就被人忘记了。当时参加圣诞弥撒的教徒之中,谁也不曾料到这首歌后来竟会风靡世界……”
人群已经渐渐散去,一边朝前走去,雷奥妮一边说道:“后来仅仅是由于一次偶然机会,才使这一杰作得以免遭淹没的命运。第二年春天,从齐勒塔尔来了一位风琴修理师,卡尔·毛拉赫。他在闲聊中随便问起:既然风琴坏了,那么你们是怎样进行圣诞弥撒的?格鲁伯这才提起那曲子的事,他说:‘这是个不值一顾的东西,我甚至已忘记把它塞到哪里去了。’在教堂的后部有一个小橱,里头塞满了尘封已久的乱纸堆。格鲁伯从这里找到了那首曲谱。那风琴修理师看着乐谱,微微动着双唇,从他那宽阔的胸腔里哼着这调子。‘有意思,’他轻轻地说,‘可以让我带回去看看吗?’格鲁伯大笑起来。‘行,行,你尽管拿去就是了。再说,你把琴修好后,这东西就更加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毛拉赫走后,格鲁伯也就忘了这件事。然而平安夜却在可爱的齐勒塔尔山中回响,并且从此开始了它远播世界的历程……
这歌曲作为民间音乐,从奥地利传到了德国。它越过国界,随着德国移民远涉重洋,传播各地。但直到不久前,莫尔和格鲁伯才被公认为这首歌曲的创作者。他们当时什么都没有得到,他们死时仍和生时一样贫穷。但是,格鲁伯的那具古老的吉他琴至今仍在为他歌唱,它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