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4章 三次米塞利埃事件(5 / 6)
国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的全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所有战时内阁成员都附和亚历山大,他们甚至还通过了一项决议:“我们必须坚决主张米塞利埃海军上将继续留任自由法国海军总司令职务;如果戴高乐将军不同意这一意见,我们将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这一意见生效。”
这样,一场自由法国的内部矛盾又变成了一场英法争吵。安东尼·艾登是处理前两次米塞利埃事件的老手,这次又被请出来向戴高乐转达内阁的立场。但戴高乐的寸步不让的强硬态度又再次使他碰了钉子。戴高乐说“他不知道国务大臣是否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作为自由法国运动的领袖,他不能允许他的立场为米塞利埃的阴谋活动所动摇!”
最后艾登问他将怎样处置海军上将,戴高乐说他将建议米塞利埃“休息”。艾登劝将军考虑48小时再做答复,这更使戴高乐火上加油,他一回去就召集民族委员会举行会议,决定命令米塞利埃休假30天,期间不许在海军司令部露面。海军上将恼羞成怒,拒绝服从。于是被处以30天软禁。根据英法《司法协议》,戴高乐还要求英王陛下政府保证处罚得到执行。英国内阁万分尴尬,不予答复,戴高乐便下令停止与英国政府的一切往来,并于3月18日隐退到乡下去了。
这下英国内阁又不得不让步了。因为自从戴高乐发表了著名的“六一八”讲话,他实际上已成了全体法国抵抗力量的精神领袖,而后来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又使他在自由法国巩固了谁也取代不了的地位。海军大臣被迫做出了妥协。
3月23日,他们通知戴高乐,英国政府不再坚持原来的意见,并保证在30天之内不让海军上将与自由法国海军人员有任何接触……
从此,米塞利埃就从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这次事件,美国和英国政府尽管被迫做出了妥协,但却让他们丢尽了脸面,甚至遭到了国内无数的批评,而戴高乐,却借助着这三次事件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威望。
但是,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三次“米塞利埃事件”,戴高乐竟然早就靠着纳里斯完全掌握住了美国和英国的态度,这才把自己充分的处在了一个最有利的位置上。
“上校,其实你可以仔细的想一想。”纳里斯的声音不大,但却足以让孟席斯听得清清楚楚:
“美国和英国走的每一步,以及态度会在什么时候转变,戴高乐将军为什么会掌握得如此清楚?如果不是我及时把这些情报汇报给他,他绝不可能采取如此强硬的态度,甚至必须以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