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恐怖袭击(2 / 5)
爵士的私人庄园。这个维帕尔爵士林锋在空降前也有过详细的资料,他表面上是密切和英国政府合作的绅士,其实和瓦莱拉一样都是“爱尔兰新芬党”的创始人。
十九世纪下半叶,爱尔兰自治运动风起云涌,1912年,爱尔兰议会党领袖雷德蒙乘英国自由党和保守党势均力敌,都在争取爱尔兰议会党的时机,再次提出自治议案,得到广泛的支持。雷德蒙没有料到这一次阻力来自爱尔兰北方六郡。北爱尔兰的新教徒签署血书抵制爱尔兰自治运动,并组织民兵“奥尔斯特志愿军”准备战斗到底。不久一战爆发,爱尔兰议会党以大英帝国利益为重,声明自治运动暂停。战争期间,爱尔兰议会党号召爱尔兰人参军为英国而战,并支持英国政府在爱尔兰征兵,因此逐渐丧失了爱尔兰人民的支持。
爱尔兰议会党的软弱态度使激进民族主义者大为不满,纷纷自立门户。1908年,记者格里菲斯组建“新芬党”,明确提出暴力革命的主张。次年,更加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兄弟党”由诗人皮尔斯筹建,皮尔斯甚至提出“血祭爱尔兰”的口号鼓动群众。1916年,皮尔斯联合爱尔兰总工会领袖康纳利发动“复活节暴动”,遭到英军镇压,大约1000人丧生。事后投降的15名暴动领导人,包括皮尔斯和康纳利在内,被英军枪杀。康纳利被捕时就已经身负重伤,行刑那天被绑在一把椅子上执行枪决。英军这一野蛮行径激怒了绝大多数爱尔兰人,牺牲的暴动领袖们成为烈士,受到全民的景仰,自治运动从此寿终正寝,而以暴动的方式独立成为爱尔兰人唯一的奋斗目标。
1917年,在中国特工的支持下,新芬党整合各民族主义组织,会员达到25万人,而新芬党新一代领导瓦莱拉和科林斯这时也开始崭露头角,走上前台。这一年英国由于在欧洲战场兵力捉襟见肘,打算在爱尔兰征兵,激起众怒,新芬党趁机取得了天主教会和工会的支持。而在新芬党中地位仅次于瓦莱拉的科林斯,正是维帕尔爵士的外甥,今年仅仅只有28岁。
当带路的爱尔兰人将林锋带到了一间地下室,并将瓦莱拉、维帕尔和科林斯介绍给他认识后,林锋铁青着脸,走到了离瓦莱拉很近的地方,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瓦莱拉先生,你允诺的帮助呢?你允诺的爱尔兰人揭竿而起、一呼百应的盛况呢?我们在空降后没有得到任何的支援,我的士兵被英国人团团围住,然后绞杀!整整2000名中国士兵就这么没有了!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
瓦莱拉神色尴尬无比,动了动嘴,却不知道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