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再见吧,俄罗斯(七)(4 / 5)
税收,但有一个附加条件即不得招收俄罗斯本地人,否则立刻驱逐回中国。杨河鼓励俄罗斯人成为土地的主人,也就是成为种田的农民,农民和工人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在1918年,一个农民的收入足以养活一家人,在一个工人拼死拼活做上一年,连自己都无法吃饱,这样一来,成为农民的越来越多,工人则越来越少。杨河的目的非常简单,他要把俄罗斯永远停留在一个原始的农业国家的基础上,而重要的工业根本无法得到发展。
但是俄罗斯人并不知道这点,他们觉得在摄政王的管理下,自己再也不用象尼古拉二世在位时候那样,每天都想着如何为养活一家大小,甚至到了年底还能有一点节余。看起来中国人还是想着俄罗斯人,他们起码比沙皇统治的时候不知要好上多少倍。在这样的心态下,渐渐的俄罗斯人默认了中国在这里的统治。
而那些资本家和企业主,由于杨河亲自制定的各种苛捐杂税工厂而根本无法开下去,想要反抗他们又没有这个胆量,于是纷纷将工厂卖给了中国人,自己重新回去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农场主。
在杨河这样的政策下,俄罗斯的工业受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破坏,曾经有一些俄罗斯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痛斥杨河的阴谋,号召俄罗斯人起来抵抗,但已经吃饱了肚子的俄罗斯人再也不会去理会他们的呼声了。
到了1918年中旬,杨河的另一个重拳出击了。没有人清楚杨河在这一年动的什么脑筋,他不断地秘密召见了俄罗斯最大的领主比斯塔斯男爵,谁都不知道这两个人在密探着些什么。
曾经带领“雷霆小组”击毙朱可夫的比斯塔斯男爵在1918年公然宣布造反,在自己的领地成立了“大俄罗斯王国”,自任“大俄罗斯国王”,提出了推翻阿列克谢一世统治的战争宣言。
比斯塔斯男爵迅速招募了上万名亡命之徒,一路向彼得格勒打去。在世界大战中已经耗干元气的彼得格勒政府,根本无法抵挡这样的攻击,只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比斯塔斯的军队就兵临彼得格勒,才从战争中喘过气来的彼得格勒再次陷入到了恐慌之中。他们企求中国军队的帮助,但中国人的回答是这是俄罗斯人自己的纷争,只要不损害到中国人的利益,他们并不想干涉。
在这个时候,俄罗斯摄政王杨河挺身而出,他亲自到了比斯塔斯的指挥部,在密谈了一天后,比斯塔斯宣布撤军,并同意和彼得格勒政府进行谈判。
在杨河的调停下,阿列克谢一世在和约上签了字,彼得格勒政府同意承认“大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