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西施的秘密(4 / 5)
们在伦敦生活得很舒适,除了伦纳德·杰罗姆每年给2000英镑外,老公爵每年也给伦道夫1000英镑,每年3000英镑的收入使他们足以应付必需的开支。但是夫妇两人都过惯了富贵日子,花钱如流水,经常在家设宴款待社交界朋友;而伦道夫又是一位狂热的赛马爱好者,所以他们总是感到手头异常的拮据。
这时李鸿章的密使出现在了伦道夫夫妇的面前,并答应资助给他们每年高达1500英镑的生活费用。
当然这不是没有条件的,李鸿章提出的条件是当时身为议员的伦道夫必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在因为“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英国公使威妥玛以宣战为要挟下的情况下,为中国政府尽力周旋,并妥善的解决这一事件。
伦道夫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这一要求,但李鸿章的密使却拿出了“道义社”的名单和伦道夫的效忠书,并告诉英国人“道义社”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如果伦道夫不答应的话,那么很遗憾的这些东西第二天就会出现在各大报纸上。
伦道夫吓坏了,他明白这些东西一旦公布,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甚至是整个家族都会身败名裂,伦道夫被迫违心的答应了中国人的要求,并重新签署了一份效忠书,正式加入了“道义社”,这称为“丘吉尔的第二次效忠”。
在伦道夫的努力下,中英顺利签署了《中英烟台条约》,保护了中国在外华工的利益,并阻止了中英间险些就爆发的战争。中国还为此向英国派出了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
伦道夫此后的日子一直是在提心吊胆中渡过的,但还算好的是,李鸿章其后象是忘记了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再也没有来找过他。伦道夫此后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先后担任过“樱草会”的党魁、英国驻印度事物大臣,最后等到保守党在大选中大获全胜,索尔兹伯里再度出任首相后,伦道夫达到了政治生涯的巅峰,被索尔兹伯任命为仅次于首相的最重要的大臣职位财政大臣,同时担任下院保守党领袖。顺风顺水的日子让伦道夫逐渐忘记了中国人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
1895年1月24日,伦道夫·丘吉尔去世,终年46岁。
其实李鸿章并不是不想找他,只是当时中国国内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李鸿章已经无暇再去顾忌“道义社”的发展,渐渐的,失去李鸿章支持的“道义社”终于被迫宣布解散,一些知道内情高层情报人员也死的死,失踪的失踪,这一天大的秘密就这么被历史掩盖了。
在李国勇赴任江苏巡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