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奥斯曼的叛乱(1 / 5)
1914年10月和1915年4月,德法两国同时使用毒气弹,这完全违反了海牙公约。德国人垄断了在路德维希港的工厂生产的芥子气。
伊普尔进攻杀死了5000名士兵,使1万人身体变形或成为盲人。这些法国兵感到极为恐怖,巴黎的报道认为法国失败是无法避免的整个法国都沉浸在了一片悲哀的气氛之中。
两天后,证实了人们最悲观的估计,德国人在伊普尔东部对加拿大军队再次使用芥子气,重新上演了大屠杀的悲剧,结果加拿大军队中又有5000人死亡。
整个5月份,在对伊普尔地区不断发动进攻后,德军接到命令,只允许像法国过去那样使用催泪弹。原因很简单,一个英法小组已经研究出一种防毒面具,它由碳酸钠和碳酸钾制成,可以中和芥子气的影响。
毒气弹作为一种新生的攻击型恐怖武器,对人类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其实中国早就掌握了这样的武器,但从来没有在正式场合使用过。当时引导中国研究部队开发这种武器的就是帝国的医务部长赖波,与毒气弹同时问世的还有青霉素等一批药物。尤其是提前几十年问世的青霉素,开始被帝国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在战场上及时抢救了许多国防军的伤病员。
当时研究部门几次想在亚洲战场试验毒气弹这样的武器,但都被犹豫不决的元首拒绝了,他深知这种武器的可怕性,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想在战场上使用。
但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个人就能够控制的,德军芥子气的使用已经破坏了战争基本的法则,而且必然让各国竞相效仿,这个时候的李国勇已经在反思自己严禁使用毒气的命令是不是正确了。战争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所谓的法则只不过是欺骗世人眼睛的一种游戏,为了取得在战场上的胜利,采用什么样的办法似乎都不为过,中国既然已经掌握了这样的武器,永远放在手里不用也是一种浪费,关键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
当欧洲战场双方开始使用毒气弹互相攻击的时候,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却让人跌破了眼镜。
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俄国军队还是让协约国看到了希望的。1914年8月19日和20日注定了东普鲁士人的命运。在这两天内,俄军在纳维将军的率领下,重创马克思·冯·普特维茨将军率领的德国第八集团军。
这场战斗发生在贡宾嫩,德国人在那里大败,将东普鲁士直至维斯图拉河拱手让给了敌人。面对只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