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中东(1 / 5)
班加罗尔攻坚战的胜利,标志着英国势力被从印度彻底驱逐了出去,整个印度被分成了五个国家:莫卧儿帝国、泰鲁固王国、马拉地王国、孟加拉共和国和泰米尔帝国。
大战的硝烟还没有过去,就由中华帝国牵头在德里召开了“六国政治会议”,各方势力为在印度争夺利益最大化吵得不可开交,如果不是中国首席代表外交部长陈金虎在场,只怕五个国家的代表当场就会兵戎相见。
陈金虎也被这些人弄得头大不已,整整八天的会议,就在一片争吵声中度过,最后在陈金虎地协调下各方总算划分好了势力范围,在再次宣誓效忠中华帝国之后,五国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为了避免将来的争斗,各国正规军不得超过十万,国土防卫安全由中国派兵驻扎负责。同时规定由中国往五个国家派驻代表,监督条约地实施。
而为了表示对中华帝国慷慨出兵的感谢,五国一致决定将盖朗至巴尼伯得这一块总计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中国做为报酬,随后盖朗被帝帝国政府命名为张孝淮城,贾朗达尔被命名为冯国璋市,巴尼伯得被命名为段祺瑞市。
其后五个国家之间的摩擦不断,时有边境冲突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地的中国驻军只要在不损害到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一概装聋作哑,甚至还私下里向各国政府兜售军火。有了中国人的默许,各国的武装冲突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既然正规军不能超过十万,各国纷纷以民兵、警察部队的名字大肆扩军,向中国购买武器,终于在1917年,即欧洲战事到了最关键地步的时候,五国分成了两个联盟,爆发了史称“五国混战”的地区性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帝国总参谋部,党卫军各部被严令不许参与。“五国混战”一直打到了世界大战结束这才在中国的干涉下停了下来,但这场战争却让五个国家死伤军民五百五十万,财产损失达到了一百十七亿中华币之多。
此后,五个国家之间的仇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战争几乎每过一两年就会爆发,而中国的态度这时候则成为了最重要的,各国竞相讨好中国,纷纷以税收、金钱等等贿赂中国政府,以期能够换得帝国对他们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全力支持,而帝国在两年内就从这些国家得到了二十九亿中华币的巨额资金。
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仗你可以打,但一旦出现了哪一方坐大,那么中国必将给弱小的一方以秘密支援,直到弱小方扭转劣势。就这样打打停停,五国间的战争进行了几百年都没有停止。
通过这样的方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