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元首的反击(3 / 5)
同时设立“伤残军人特别基金”,负伤的军人有活动能力的,除了得到每个月的伤残补助,将获得一份轻松适合的工作,失去了行动能力的,将由政府供养一辈子,一直到去世为止。
说完了这些,李国勇掉头就走,在他的背后,忽然爆发出了连天震响的“元首万岁,帝国万岁”的呼声。
士子之心和军心的统一,隐隐暗示着李国勇地反击开始了;工商界历来都是拥护元首的,再加上有老丈人和曾道富把持,基本不用李国勇操什么心,况且这些商人的立场很简单,政府能为他们带来大量好处,他们当然拥护政府,“和平民主党”呢,什么东西也不能给他们。
政府控制的报纸开始对《和平报》开火了,大量反驳杨度理论的文章开始出现,其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元首如何将中国带到了强盛,而这种强盛又是靠什么来支持的;提到了海外殖民地问题,例举了大量事实证明殖民地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和海外驻军的重要性;提到了保持一支大规模的军队将如何如何的重要等等。
民众开始琢磨比较两种理论谁对谁错,李国勇的优势就在于他累积起了的巨大声望,以及实实在在带给中国,带给中国民众的好处,渐渐地,民众开始觉得杨度先生的话有问题了,中国为什么能发展到今天,不就是靠着战争带来的胜利吗?
没有东北决战的胜利,哪有今天的和平?没有对日战争的胜利,那些倭寇怎么可能对咱中国俯首称臣?
一切正常秩序逐步纳入了李国勇的轨道,随即,帝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和国防部长赵声宣布,将在11月11日,中国帝国成立五周年的庆典上举行阅兵式。
这个消息让民众激动起来,自从帝国成立那一年有过次阅兵,可就再也没有过了,一时间“阅兵式”成立民间最热门的话题,什么党派之争,政见之争全部被扔到了一边。
在“和平民主党”总部,杨度的家里,忧愁不安的情绪却在笼罩着。
“杨公,政府的连续动作,对本党的影响很大。”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老头说道,这个人在满清时代曾当过一任吏部侍郎,颇有一些名望。
另一个老秀才说道:“是啊,李国勇依仗着雄厚的财力,不断地许下各种好处,而反观我党,资金捉襟见肘,《和平报》创刊以来,初期几期尚有一些广告收入,到后来,竟无一人愿意刊登广告,报社的编辑、工人的薪水不可不付,现在是拆东墙补西墙,已经有几个工人提出了辞职,杨公,不可不想办法解决啊。”
杨度的眉头